2016年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842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费德勒模式
【答案】费德勒模式是指美国管理学家费德勒在大量研究的基础卜提出的有效领导的一种权变模式。这个模式把领导人的特质研究与领导行为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与情境分类联系起来研究领导的效果。
费德勒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影响的方式及情境给予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的一致性。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决定领导方式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①职位权力。这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能提供的权力和权威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组织成员遵从他的指挥。一个具有明确的并且高职位权力的领导者比缺乏这种权力的领导者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追随; ②任务结构。即对工作任务明确规定的程度,任务清楚,工作的质量就比较容易控制,也更容易为组织成员规定明确的工作职责; ③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受到下级爱戴、尊敬和信任以及下级情愿追随领导者的程度。
2. 分权与集权
【答案】集权和分权是企业经营管理权限的分配方式。集权是把企业经营管理权限较多集中在企业上层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特点有:①经营决策权大多数集中十高层领导,中下层只有日常的业务决策权限; ②对下级的控制较多,如下级的决策要经过上级的审核; ③统一经营。对于与外界发生关系的经营活动,如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供销关系等,大多由上级控制; ④统一核算。财务活动一般由上级管理。集权的优点是:有利于集中领导,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活动; 有利于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
分权是把企业经营管理权限适当分散在企业中下层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特点有:①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 ②上级的控制较少,往往以完成规定的目标为限; ③在统一规划下可以独立经营; ④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则务收支权力。集权和分权在组织系统中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绝对的集权意味着组织中的全部权力集中在一个主管手里,组织活动的所有决策均由主管作出,主管直接面对所有的实施执行者,没有任何中间管理人员,没有任何中层管理机构。而绝对的分权则意味着全部权力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甚至分散到各个执行、操作者手中,没有任何集中的权力,因此主管的职位显然是多余的,一个统一的组织也不复存在。在现代社会中的组织,可能是集权的成分多一点,也可能是分权的成分多一点,具体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3. 目标
【答案】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期间想达到的最终成果。一个完整的目标,首先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其次,目标应当是可以度量的,通常可以用一个或者是一组数量指标来表示。
日标的特点:①组织的目标是一个层级体系; ②组织的日标要构成一个有机的网络; ③目标是多样的。
目标一旦明确,管理人员就必须完成两项工作:①通过计划工作将目标分解; ②协调统一,使企业组织的各种愿望尽可能地与所明确的目标统一起来。
目标的性质:①目标的层次性; ②目标网络; ③目标的多样性; ④目标的可考核性; ⑤目标的可接受性; ⑥日标的挑战性:⑦目标的信息反馈性。
4. 企业使命
【答案】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存在于社会的基本职能或根本任务。它是关于企业的基本目标、特征和宗旨的描述,它反映企业的价值观,体现了企业的宗旨和刻意追求的形象。确立企业使命是战略计划管理过程的第一步。
二、分析题
5. 案例一 从" 小创新大节能”走出来的中圣集团
江苏中圣集团的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南京圣诺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由南京工业大学的几位教授创业成立。成立之初,他们看到传输长输管线的能量损失这个实际问题,帮客户解决问题。工业上大量采用管道传输,这些管道在输送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消耗的能量需要定点补充。热的要再冷却,冷的要再加热。尤其在化工领域,20%以上的消耗都是管道消耗。管道传输一般都架在空中,每6米有一个支撑点。这些架起管道的支撑点就是散热点,大量的能量就在这儿损失掉。他们发现了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攻关。解决办法是:给这个支撑管架穿个鞋子,这个垫子必须既要具备钢铁般的强度,否则会影响安全,又要绝热,否则还会散热。就这么一个小措施,就形成了他们的第一个产品,叫节能型管架。这个产品为公司赢得了机会和市场。它减少了管道的80的能耗。比如400度的蒸汽管子,支撑管架每个地方年能耗是400瓦。一公里有150个支架,能耗60多千瓦。南京是化工城市,金陵石化、扬子一巴士弗、南京化工等这些企业,把南京地区的管道加起来有一万多公里,一年损耗能量60多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下关电厂一年的发电量。这叫小创新大节能:不在意不经意之间的问题解决,可以给节能减排带来一个很大的空间。中圣集团针对大家都忽略的问题,把它们挖掘出来,在节能减排中创造明显效果,同时形成了一个产业。公司现在有一个管架事业部,专门做节能,一年亿元以上的产值。
2002年11月初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院士和几位科学家在讲青藏铁路建设所碰到的冻土问题。青藏高原是高海拔地区,也是水极其丰富的地区。水和冰的体积相差10,水凝咸冰体积增加10冰化为水体积缩小10。这样,青藏高原水很丰富的地方,冬天会凸出来,夏天会凹下去。每年一冻一涨,波澜壮阔的。凹凸没有规则,今年在这个地方凸起来,明
年可能在那个地方凸起来。高原冻土是活性的,有生命的,它会迁徙。这给铁路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当时有几种方案:架桥、放
石头、遮阳篷和隔热板。但这些方法对环境都有很大破坏,而且不可恢复。另外,青藏高原是我国三江的源头。土地表层有两到三米的泥炭层嘛,就像保温层一样,具有自然呼吸的功能,与外界交换能量,把水保存住。青藏高原的年蒸发量是2000多毫米,而年降水量仅300毫米。如果修铁路把这层泥炭扒掉,这个地方很快就变成沙漠。所以解决冻土问题非常重要。
当时的《对话》节目没提到热棒解决方案。公司做节能产品,就想到了热棒热管原理,把外面的能量传到地下去。地下零下2度,外面零下20度,相差18度。这样可以依赖自然界,利用热棒技术,把能量传导到地下,贮存起来,使热棒周围形成一个冷到零下6度的冰袋,这样更冷的冰带,夏天来了也不会解冻。依赖大自然和利用热棒技术,把铁路路基变成常年永久冻土层,这样就解决了冬夏凹凸问题。申圣集团董事长郭宏新看了该节目后,非常兴奋,当晚就给孙永福副部长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了方案,画出一些图。1周内铁道部回了信,叫郭宏新到北京参加会议,给10分钟讲解解决方案。去北京讲的时候,一下子讲了2个多小时。于是,孙副部长叫我们尽快做些热棒,到施下现场做实验。经过1年多的实验,发现用热棒的地方没有出现问题,没用的部分,出现了问题,有的桥梁下沉0.5米,甚至1.5米。之后,青藏公路、东北石油榆油管线,新藏高速公路、玉树公路,都用上了热棒技术。韩国、俄罗斯也有冻土问题。但用在铁路路基上,这是全球首创。后来还用到青藏高原输变电铁塔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思考题:
[1]中圣集团的创新有什么特点? 它与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重大技术变革有何异同?
[2]你从中圣集团创新和创业中学到了什么?
【答案】[1](1)中圣集团的创新有以下特点:
①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一种新的产品。案例中,中圣集团针对能量损耗问题,给每一个支撑管道的支撑管架穿个鞋子,这个鞋子既安全又绝热。从而形成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一一节能型管架。这个产品为公司赢得了机会和市场,也减少了管道80%的能耗。
②利用技术创新,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案例中,公司做节能产品,利用热棒技术,解决了冻土层冬夏凸凹问题。之后,青藏公路、东北石油输油管线,新藏高速公路、玉树公路,都用上了热棒技术。后来还用到青藏高原输变电铁塔上。为公司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
(2)技术变革是指生产过程的改变或新产品的引入,使得同样的一批投入能得到更多的或更进步的产出。中圣集团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异同如下:
①相同点:都获得了更高产出; 都包含了技术创新; 都开发出新的产品。
②异同点:
a. 目标不同。技术变革是获得更多更进步的产出; 中圣集团的创新不仅是获得更高的产出,还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
b. 起点小同。技术变革是在生产过程中:中圣集团的创新是在生产后,根据市场需求实现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