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842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平衡积分卡

【答案】平衡积分卡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 )与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戴维·诺顿(DavidNorton )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绩效考核模型。它由四个方面的指标组合成一个结构化的指标体系,并且各个方面的指标之间有着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其相互驱动的效果又紧密结合并支持组织的战略。它对绩效的价值判断认为,好的绩效一定是整体性的,单方面做得好不能说明问题,四个方面要取得绩效效果的相互平衡,这也正是该工具命名的由来。其四个方面的指标设计分别针对着四个问题的回答:

①财务方面回答怎样满足股东的要求;

②内部经营方面回答组织必须在哪方面擅长或精专;

③学习与成长方面回答如何使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④客户方面回答怎样满足客户的要求。

2. 激励(Motivation )

【答案】激励(Motivation )是指通过使组织成员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来引导他们以组织或领导所期望的方式行事。早期的激励理论有需求层次理论、X 理论和Y 理论、激励一保健理论; 当代的激励理论有:三种需要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

在管理实践中,最有效地激励员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 ②运用目标; ③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④个别化奖励; ⑤奖励与绩效挂钩; ⑥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

3. 流程再造

【答案】流程再造又称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或企业流程再造(BPR ,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是指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它是1993年开始在美国出现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按照该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 哈默与詹姆斯. 钱皮的定义,流程再造是指“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再造、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和质量控制系统再造。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一式。

4. 管理的人本原理

【答案】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管理活动中人的因素第一,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本原理强调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它要求管理者在一切管理活动中要十分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做好人的工作作为管理根本,使管理对象明确组织的整体目标、自己所担负的责任,自觉地并主动地为实现整体目标努力工作。

具体讲,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员工是组织的主体—尊重人; ②员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依靠人; ③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发展人; ④管理是为人服务的—为了人。

企业在运用人本原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关心员工个人需要; ②让员工感到受重视; ③要注意增强员工的荣誉感; ④做好对内对外的服务工作。

二、分析题

5. A 研究院设备先进、人才济济但却一直没有很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该院负责人张院长采用“重金悬赏”的方法。他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管理研究人员,他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10分钟要罚款100元。为此员工有时为准时到达不惜打出租车卜班。该院员工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一次行业研讨会上规模相近的B 研究院发布了儿项重要科研成果并介绍了经验。他们认为每个员工都希望做好工作,为此推行了“弹性工作制”以及研究人员自我组合、自主管理的方法。尽管B 研究院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张院长仍然认为采用这种方法会失去控制,这种方法不宜推广。

问题:请结合人性假设理论,判断这两家研究院的管理方式有什么根本区别? 对张院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行评价。

【答案】(1)这两家研究院的管理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人性假设的不同,一个遵从X 理论,一个遵从Y 理论。

A 研究院的管理方式对人性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又称X 理论。它是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来的激励理论。这种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获得经济报酬。所以组织应以权力与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及引导员工,以经济报酬来使员工服从和做出绩效。

B 研究院的管理方式对人性的假设是“自我实现人”假设,又称Y 理论,是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1960年提出的。这种假设认为人们除了物质的社会需求之外,还有一种想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因此,组织应创造条件,在让人们的这种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让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X 理论认为:①人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选择逃避工作; ②多数人必须用强制办法乃至惩罚、威胁,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 ③绝大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怕负责任,宁可被领导; ④激励只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层次卜起作用; ⑤绝大多数人只有极少的创造力。因此企业管理的惟一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所以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同时也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信

奉X 理论的管理者对属下的行动非常警觉,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军队式的管理方法,要求下属对上级的指令无条件的服从,否则就要对他们实行责罚。

Y 理论认为:①人们并非天生就仄恶工作,他们把工作看成像休息和娱乐一样快乐、自然; ②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的要求采取消极的态度,而经常是采取合作的态度,接受组织任务,并主动完成; ③在适当条件下,每个人不但能承担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④大多数人都有解决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能得到部分的发挥。可见,Y 理论认为人们是自我激励、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人们要求提高和发展自己,期望获取个人的成功。从这一观点出发,企业就应该把人当作宝贵的资源来看待,通过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使人的个性不断成熟并体验到工作的内在激励。该理论认为,只要把工作变得有意义、富有吸引力,足以引起人们的成就感,就不需要其他外来的激励,人可以自我激励,自动地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

两家研究院的管理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遵从X 理论,一个遵从Y 理论。

(2)对张院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评价

张院长对人性的“经济人”假设在这里可能并不适用。这种假设低估了人的本性,把人视为机器,需要外力作用才能运转。这种看法在特定的环境下(比如,任务容易测定、饥饿或失业的威胁、政治或社会的压力),可能很有效,但是在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行业,这种管理方法很可能事与愿违。Y 理论的管理方法更适合于充满创新与挑战的科研单位。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案例中A 研究院设备先进、人才济济,院内的科研人中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很显然能够得到满足,但是,作为科研人员这一职业特点,除了应该满足他们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要满足他们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人员有永不衰竭的动力,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

6. 高智力人群的管理

1998年9月的一天,智明公司会议室的空气显得比较沉闷,郑总经理、人力资源部蔡经理和新进公司的15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严肃的对话。

郑总:“听说你们要集体辞职,能把你们的想法告诉我吗? ”

一片沉默。

郑总:“这段时间来,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平时我尽忙于处理事务性工作,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关心你们,很抱歉。今年能从我所向往的名牌大学招收到你们,你们愿意来我们公司,我非常高兴,也非常重视你们,不希望你们离开。”

还是一片沉默。

郑总:“今天我真心减意来听取你们的想法和意见,有什么话大家尽管说,我尊重大家的各种想法。”

会议室稍有动静。

甲开口:“今年4月份贵公司到我们学校招聘,出于毕业后有所作为的想法,我们慕名来到这里。但是,公司的管理令我们感到很失望。从进公司的第一天起,我们只是接受任务,一天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