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5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机关后勤的环境管理
【答案】机关后勤的环境管理又称机关庭院管理,为机关后勤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其管理范围包括机关办公与生活场所内的各种场地、道路、建筑设施、水电、公共卫生设施、环境绿化和各类标识。目的在于为机关行政与生活创造一个有序、整洁和优美的环境。
2. 公务员佳职锻炼
【答案】公务员挂职锻炼指公务员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以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3. 正式评估
【答案】正式评估是指采用描述性的方式来获取关于政策运行结果方面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的一种评估方式。它对运行结果的评估是建立在政策计划目标己经被政策制定者和计划管理人员正式宣布的基础上的。它的主要假设是:正式宣布的目的或目标是这些政策或计划价值的恰当测度。
正式评估是主要针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而定,它要求有正式的评估人员、经费和设施方面的保证,能够掌握较为充分的评估程序,采取科学严谨的评估手段进行评估。正式评估中需要按照事先制订的完整的评估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其主要形式包括“总体评估,,和“形成评估”两种。
4. 行为科学、梅奥的组织理论
【答案】从1927年到1932年,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及怀特赫德三位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连续五年进行了新的试验,即著名的“霍桑试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梅奥等人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等文章,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实证性研究,他们以人、人的行为和人的社会关系为中心的新的研究方向,以及用社会—心理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组织现象的先例,从而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活的因素—人及人际关系摆到组织中来,并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开创了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先河。梅奥等人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主要提出了四条原理:
(1)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工人会追求金钱收入,但也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
此,社会、心理因素是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
(2)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3)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常表现为某种团体的“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存在直接的影响。
(4)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关系技能为基础的新的领导方式,即“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也即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而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
5. 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它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6. 伍德罗,威尔逊《行政之研究》
【答案】伍德罗·威尔逊,美国著名学者,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1887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业大学《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逊也因此被认为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认为:
①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力一面。
②要发挥和实现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
③国家的权力主要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因此就从结构上否定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这一观点后来被古德诺发展成系统的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④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此外,威尔逊还论及创造精神、行政责任、文职官员培养等问题。尽管《行政学之研究》并未涉及行政学的基本框架,一也未规定其基本范畴,但因其拟定了行政学的内涵,因而奠定了行政学的基础。
二、简答题
7. 简述行政职能研究的意义。
【答案】研究行政职能,把行政管理看作完整的职能体系,科学地认识、确定各方面、各阶段的职能和保持有机联系,并适应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及时地转变职能,对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1)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对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职能是行政机构设置的重要依据。行政职能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组织的设置、
规模、层次、数量以及运行方式。
(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是改革行政组织系统的依据和关键
行政组织的变革必须围绕行政职能这个中心。只有以职能为基础来设置、改革行政机构,才能科学地认识哪些机构是应该加强的,必须予以建立健全; 哪些机构是无必要的,应予以合并、撤销或调整。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改革机构,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行政组织体系。
(3)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管理过程正像现代“大机器”那样运转,是决策、组织、协调、控制诸职能有序运行的过程,每项职能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其中任何环节的疏忽,将直接影响整个管理系统,导致行政功能紊乱。只有科学地认识和把握行政管理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保证整个管理系统高效地运行。
8. 简述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的进程。
【答案】(1)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进程
解放以来,为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先后进行了八次大的以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
①1954年的改革
将政务院改称为国务院,撤销4个综合性委员会; 设立分别协助总理处理政务的8个办公室; 对部委进行较大调整,设立24个主管部门。调整后的国务院一共设置64个工作机关。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比照中央政府对口设置厅、局,形成自上而下以中央为主、与计划经济一致的部门管理体制。
②1958——1959年的改革
1958年,中央开始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把一部分计划、基建项目审批、财政、税务、劳动管理、商业、金融和教育管理等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管辖,将中央直属的大部分即8100多个企业、事业单位下放给地方管理,同时对国务院行政部门进行了精简调整。
③1965年的改革
a. 在总体指导方针上中央重新强调集中管理,将1958年以来下放的单位陆续收回中央管理。中央政府恢复和增设了机构。
b.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国务院受到严重破坏,至1970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只剩下32个,行政管理工作几乎瘫痪。
c. 粉碎“四人帮”后,从1977年开始,国务院很快恢复了部门管理体制,至1981年,国务院设部委机构52个、直属机构43个、办公机构5个,机构总数高达100个工作部门,达到建国以来机构设置的最高峰。
④1982年的改革
a. 改革首先在农村全面展开,逐步转向城市。在城市,进行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以打破条块分割为目的,扩大中心城市经济管理权限的改革。行政体制也进行改革,改变农村政社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