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表明了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性,而农村的法治建设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农村的法治建设相比城市来说相对缓慢,农村法治建设的迟滞已经严重阻碍了国家的整体法治建设。因此,我们应该着眼农村法治建设的困境,以及农村法治建设缓慢的原因,找到适合农村法治建设的模式和道路,以促进农村的法治化建设,促进我国的整体法治化建设。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当代中国农村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既对我国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进行描述,并且对比了国外农村法治建设的经验,同时对本文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做了阐述。
第二部分,概述。该部分首先提出了农村法治建设的基础,对农村的自然概况、传统风俗、传统规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提出了农村法治建设的意义。该部分为后文提供了参考和基础。
第三部分,农村法治现状。该部分首先介绍了农村法治的历史沿革,农村法治从摸索阶段到启动阶段;其次,该部分阐述了当代农村的正义观,该正义观约束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再次,分析了当今农村出现的“法律失灵”现象及原因;最后,分析了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关系。
第四部分,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该部分从农村法治建设现状出发,提出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即农村立法不完善,农村法治主体缺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民法律运用能力较弱;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后文问题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第五部分,农村法治的路径选择。该部分首先提出了农村法治建设的三种模式,在反思我国传统法治的模式之上,提出了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应选择的模式,并在选择模式基础之上对农村基本问题的治理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