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认为,任何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汉语,都可以作为经济学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经济学汉语课程应该纳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来,可以作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在经济学汉语课程中,依托经济学为基础的数据、图表在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经济学汉语课程中,会有一些对传统汉语词汇或者汉语语篇进行的经济学方面的解读,这就为对外汉语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因此,这门课比较适合在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准确更全面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可以将学生已经具备的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与特定的经济生活场景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已经具备的汉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可能真实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令学生在正确的汉语文化背景下理解和分析与之相关的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经济学汉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因为,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国际经济活动中往往也就意味着成功或者失败,意味着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或个人也会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互动,进而会促进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与汉语语言教学的穿插交融,并时刻注意讲解经济现象背后的一些文化内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获得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以及具备一定的能够与中国文化进行交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学生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