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主动运输
【答案】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根据能量来源不同,主动运输分为:ATP 直接供能(A TP 驱动泵)、间接提供能量(协同转运或偶联转运蛋白)和光驱动泵。
2. 基因组
【答案】基因组(genome )是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染色体组中总的遗传信息。 3.
解,最终产生
和
生物氧化。
【答案】
生物氧化又称细胞呼吸
同时释放能量
个步骤,分别是在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的。
4. MTOC
【答案】MTOC 的中文名称是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组织中心是指具有起始微管组装和延伸的细胞结构,细胞内的微管组织中心包括中心体和位于纤毛和鞭毛基部的基体等。MTOC 不仅为微管提供了生长的起点,而且还决定了微管的方向性。靠近MTOC 的一端由于生长慢而称为负端;远离MTOC —端的微管生长速度快,称为正端,所以正端指向细胞质基质,常常靠近细胞质膜。
5. 单能干细胞
【答案】单能干细胞成某一种类型能力的细胞
6. 胶原
【答案】胶原
是胞外基质最基本结构成分之一,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原
交替平行排列,使胶原形成周期性横
胶原是胶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单位;原胶原是由三条肽链盘绕成的三股螺旋结构,
一级结构具有
重复序列;在胶原纤维内部,
原胶原蛋白分子呈
原酶特异降解,而参入胞外基质信号传递的调控网络中。
7. 转化细胞
【答案】转化细胞
是指体外生长的正常细胞受肿瘤病毒感染后,在形态和生
第 2 页,共 29 页
是指各类有机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
的过程。包括
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三
又称定向干细胞指仅具有分化形
纹。生物学功能:胶原赋予组织刚性及抗张力作用;使组织具有牢固、不易变形的特点;可被胶
理代谢方面都产生了新的特性,且可不受控制地繁殖下去的细胞,若这种经转化的细胞具有癌细
胞属性则称为恶性转化细胞。
8. 黏着斑
【答案】黏着斑是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方式,参与的细胞骨架结构组分是微丝、跨膜粘连蛋白是整联蛋白,有利于细胞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以及细胞生长的信号传递。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抑癌基因是隐性基因,而癌基因表现为显性基因作用?
【答案】如果抑癌基因的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该突变基因的产物就不能正常发挥功能;肿瘤的形成是由于完全缺乏了功能正常的肿瘤抑制蛋白,由于另一个未突变的抑癌基因的等位基因的产物能够充当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角色,细胞不会癌变,因此抑癌基因的突变表现为隐性。对于癌基因来说,不正常的蛋白质产物足以致癌,因为这种基因产物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生长分裂,,细胞也而不是进行负调控。即使存在功能正常的原癌基因产物(由另一未突变的等位基因编码)会出现恶变,因此癌基因的作用是显性的。
10.简述参与秀丽新小杆线虫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的分组及相关作用。
【答案】参与秀丽新小杆线虫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15个基因,根据其作用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组。
(1)第1组含同和
有关的决定死亡的两个基因,即
的
(
表示
细胞存活的调控基因)
和
基因,如果所必需。由这四组基
基因;
基因,
即该组基因在线虫
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2)第2组含有执行死亡的四个基因:
和
发生突变,则
(3)第3组含有7个与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的基因,
即(4)第4组是死亡细胞在吞噬体中被降解的基因,如核酸酶基因1,即
裂解受阻,但不能抑制细胞死亡,表明此核酸酶并非
因共同作用导致线虫细胞的程序化死亡。
11.试述非共生起源学说。
【答案】非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它比典型的原核细胞大,
这样就要逐渐增加呼吸作用的膜表面。开始是通过细菌
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的渐进过程。 不足之处:实验证验不多;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
酶,
对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也难以解释。
第 3 页,共 29 页
的内陷,扩张和分化(形成
,后形成了线粒体和叶绿体和细胞核的雏形。 的双层膜分别将基因组包围在其中)
分子结构和蛋白质合
酶和核糖体的来源也很难解释。
12.何谓细胞骨架?如何理解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一种动态结构?
【答案】(1)细胞骨架的概念
细胞骨架是指由细胞内蛋白质成分组成的一个复合的网架系统,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与其他细胞结构相比,细胞骨架在形态结构上具有弥散性、整体性和变动性等特点,这些都是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骨架为真核细胞所特有,它不仅是活细胞的支撑结构,决定了细胞的形状并赋予其强度,而且在细胞多种多样的生理活动(如细胞运动、膜泡运输和细胞分裂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细胞骨架是一种动态结构的理解
由于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有关,在不同的功能状态、不同的细胞周期,细胞骨架是不断地组装或去组装,因此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一种动态结构。
13.简述叶绿体的形成,并比较它与其他质体的主要差异。
【答案】(1)叶绿体是前质体在光照条件下诱导发育而来。在光的诱导下,激发了叶绿体蛋白的合成,并跨过前质体的内膜运输到前质体内。同时内膜向内出芽形成膜泡,这些膜泡能够自我成堆排列,通过摄取必要的蛋白质和叶绿素,最后形成成熟的类囊体。其过程为:
①光触发叶绿素、磷脂、叶绿体基质蛋白和类囊体蛋白的合成,然后从叶绿体内膜出芽形成小泡;
②前质体变大,某些球形的小泡融合,最后形成连成一体的扁平的类囊体小泡,某些类囊体小泡堆积起来并在光诱导下大量合成
粒时,叶绿体成熟。
(2)叶绿体与其他质体的根本区别是:叶绿体是唯一含有类囊体膜结构的质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14.简述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及其主要事件。
【答案】
细胞周期分为间期(
事件如下所述:
(1)
期,与
合成启动相关,开始合成细胞生长所需要的多种蛋白质、和染色体蛋白(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新合成的
碳水化
合物、脂质等,同时染色质去凝集。
(2)期,合成组成核小体串珠结构。
(3)
期,合成其他结构物质和相关的亚细胞结构,如微管蛋白、染色体凝集因子等。
(4)M 期,即细胞分裂期,包括胞核分裂和胞质分裂,细胞将其遗传物质载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
立即与组蛋白结合,
期、
期、
,各个时相发生的主要期)和分裂期(期)
蛋白;
③叶绿体进一步变大,当更多的类囊体小泡形成基
三、论述题
第 4 页,共 29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