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企业要实现成长,一般可以通过三种模式进行:一是利用企业的内部资源和生产能力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如绿地新建;二是通过并购模式,融合外部资源和生产能力实现扩张;三是通过联盟利用外部资源和生产能力实现扩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并购模式实现成长,清科研究中心研究报告称,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实现火爆增长态势,并购活跃度和并购金额创下六年以来的新高,全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157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98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669.18亿美元。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作为从事6C产业的高科技企业,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在境外频频采用并购模式实现成长,而在境内却选择绿地新建的模式,对比中国火爆的并购市场,其原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企业选择何种成长模式和如何选择,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本文以富士康在我国境内的发展为例,对其在境内的绿地新建的投资模式进行研究。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等方法,首先分别对富士康境内投资模式的内部影响因素:富士康的经营战略、资源状况和项目建设速度;对富士康境内投资模式的外部影响因素:富士康面对的市场和国家政策、战略资源可获得性以及可并购对象进行了分析。
其次,通过比较富士康境内外不同的投资模式,阐述富士康境内外投资模式选择的不同动因,进而推论得出富士康境内投资的战略目的。
最后,分别从绿地新建的成本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资源的制约三个方面论证富士康境内投资的模式选择,回答为什么要选择绿地新建的投资模式而不采用并购,进而得出富士康在境内采取绿地新建投资模式的合理性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