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外语学院618语言文字及语言学(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有些词很难翻译成外语,这说明词义具有性。
【答案】民族
【解析】同类事物,在不同的语言里用什么词、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范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例如英语中的car 一经借到现代汉语便成了“卡”,语音上有变化,词义上也有变化。car 指汽车、电车以及车厢等,现代汉语的“卡”则专指载重的大汽车。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例如“狗”在现代汉语中指人时都是有贬义的,而在英语中小部分具有贬义,大部分没有贬义,甚至有褒义,因此词汇具有民族性,很难翻译成外语。
2. 横、竖、撇、捺四种笔画中,不属于汉字基本笔画的是_____。
【答案】捺
【解析】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又称“札”字法。
3. 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______,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______。
【答案】快慢; 颤动幅度的大小
【解析】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4. 从语义上考虑,汉语的宾语主要有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受事宾语、施事宾语
【解析】从语义上看,汉语的宾语主要有受事宾语和施事宾语两种。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如“割麦子”)和动作的对象(如“告诉大家”)。施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比受事宾语少见,多用于少数特定句型中(如“来了一位客人”)。
5. 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叫_____。
【答案】语义场
【解析】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
6. 人口最多的汉语方言是______方言。
【答案】北方
【解析】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可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7. 与元音相比,辅音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
【解析】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b , m , f , d , k 等;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日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例如a , o , e , i , u 等。发音时受到阻碍是辅音与元音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另外,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气流较弱,声带颤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8.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_____方言、_____方言、_____方言、客家方言和闽方言。
【答案】湘; 赣; 粤
9. 古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现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
【答案】文言; 白话
【解析】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后来由于口语发展较快,这种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口语,通常称作文言或文言文。到了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一一白话产生了。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10.常见的语流音变有_____、_____、_____和脱落四种。
【答案】同化、异化、弱化
【解析】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二、单项选择题
11.表音文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 )。
A. 音节或词
B. 语素或音节
C. 音位或音节
D. 音素或音节
【答案】D
【解析】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又称“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一一字符,只表不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不语言符号的意义。表音文字还可以根据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更小的类。比如:音位文字: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如阿拉伯文。音节文字:如日本的假名。
12.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来分类,下列汉字可归为同类的有:( )。
A. 永元
B. 资衣
C. 龙熊
D. 英勇
【答案】B
【解析】A 项分别为合口呼、撮口呼; B 项都是齐齿呼; C 项分别为合口呼、齐齿呼; D 项分别为齐齿呼、合口呼。
13.“上网费每分钟0.05元”属于( )。
A. 动词谓语旬
B. 形容词谓语句
C. 名词谓语句
D. 主谓谓语句
【答案】C
【解析】名词谓语句是主谓句的一种,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名词充当谓语只能是肯定句、短句,要是口语句式,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口头短语。题中句子“每分钟0.05元”是谓语,“每分钟”是定语,修饰、限制“0.05元”,谓语是名词性结构,因此句子是名词谓语句。
14.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声母sh 属于( )
A. 擦音
B. 塞擦音
C. 塞音。
D. 边音
【答案】A
【解析】擦音是指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