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技术创新是应对经济危机促经济增长的治本之策。而在关键性产业“重点跨越”式创新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制药产业是关系到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产业,也是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是国家间技术资源争夺的焦点。因此,制药行业不仅具有保证社会安全稳定的保障性战略性意义,还具有增强国家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展性战略意义。此外,制药业尤其是生物技术拓展了制药产业边界以后,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热衷的理论前沿。制药产业特殊的技术经济规律涉及到大范围的应用经济学问题,一定程度上延伸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畴。 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依托部门创新系统理论,结合中国制药产业发展和创新实践,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国际化框架下我国国家制药部门创新系统的发展特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论述了我国制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背景和现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回顾了产业层面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国际化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前沿。第二, 基于背景分析和文献综述,作者总结制药产业发展和创新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制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特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国家制药部门创新系统的综合模型。第三, 作者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国家制药部门创新系统的发展动态。首先运用一系列知识增长和创新活动结构指标,诊断我国制药产业创新活动在总体层面、各子行业层面以及不同参与者层面的熊彼特模式。然后从知识、参与者、体制三方面的因素以及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制药业部门创新系统的发展动态。第四, 论文从外资层面分析中国国家制药部门创新系统的发展动态。首先分析了外资与跨国公司在华产业投资和创新活动的特点。然后运用熵的概念和特性,分析了外资在华制药领域技术资源控制态势及多样化战略选择,研究创新规模和创新范围之间的关系,区分多样化程度的扩大是规模因素还是结构调整因素;识别各类外资在华制药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时间演化特征。最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网络密度、连接性、中心性与阶层性、K-核知识图谱等网络指针,分析了活跃于我国制药市场典型跨国公司的战略特点。第五, 研究分析我国制药业区域层面发展的特性,识别制药产业区域层面发展的三类动力因素:投入水平推动力、需求水平拉动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互式动力,分析三类动力因素受哪些区域变量的影响。然后,运用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分析制药产业区域层面创新和产业成长机理的动力因素,多样化战略选择影响因素以及多样化战略对于区域产业积累的影响分析。第六, 从国际比较层面对中国国家制药部门创新系统模型进行实证性研究和国际比较。通过建立国家制药部门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以及国家制药部门创新技术经济转化模型,成功的将部门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从描述性为主拓展到计量经济学模型,详细的讨论了知识增长和经济增长战略性选择,并总结了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性规律,丰富了部门创新系统的研究内涵。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产业发展、企业管理提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