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819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2.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3.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他”。

4.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二、分析题

5.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单句,用画线法分析下列复句。

(1)园子里的葡萄像一串串绿色的玛瑙。

(2)香蕉三块钱一斤。

(3)他砍了一天的柴。

(4)那天我没有送她玫瑰花,尽管是情人节。

【答案】(1)

(2)

(3)

(4)

6. 对下面的结构做层次分析。

(1)三班的同学立刻跑步到操场集合。

(2)学习外语需要坚持下去。

【答案】(1)三班的同学 立刻 跑步 到操场 集合。

(2)学习外语 需要 坚持下去。

7. 辨析以下两组例子中各个句子在语义或表达(语用)功能上的区别。

(1)a. 你想喝点什么?

b. 你想喝点什么吗?

【答案】①从语义来说,“你想喝点什么? ”的句子焦点是“什么”,即询问对方所要喝的类型,而“你想喝点什么吗? ”的句子焦点在语气词“吗”上,即询问对方是否要喝东西。

②从表达功能来说,“你想喝点什么? ”是一般疑问句,被询问的一方只需要直接回答; 而“你想喝点什么吗? ”是是非问句,存在是非选择关系,被询问者要先选择,再回答。

(2)a. 人来了。

b. 来人了。

答:①从语义来说,“人来了”中“人”是特指,是说话双方都知道来人的身份。而“来人了”中“人”的对象指代不明,是泛指,即来人的身份是不明的。

②从语用来说,“人来了”说明说话人对来的人是有准备的,预设说话人对这件事是已知的。

“来人了”说明说话人事先不知道谁要来,预设说话人对这件事是未知的,是出乎说话人意料的。

8. 多义词“走”至少有下面几个义项,请分析它们的基本义和转义。并说明义项转化的途径。

义项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如“我快点儿走。”

义项2:移动、挪动。如“它(指手表)不走了。”

义项3:离开、去。如“他刚走,去图书馆了。”

【答案】(1)“走”的基本义和转义

多义词“走”的几个义项中,义项1是基本义,义项2和义项3是转义。

因为义项1是“走”在现代最常用的词义,所以它是基本义; 义项2是义项1的引申义,义项3是义项1的比喻义。

(2)义项转化的途径

有的词有几个义项,几个义项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其中至少有一个义项是基本的、常用的; 其他的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前者称为基本义,后者称为转义。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①引申是指由两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引申出新意义的方法,是指人们在认知中因为AB 两事物之间联系密切,可以用其中的一种现象来指称另一种,例如“兵”最早的意思是一种兵器,由于兵器总是被士兵使用,所以后引申为“士兵”的意义,这种就是义项转化中的引申。

②比喻是指由两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而派生出意义的方法。这种相似主要体现在外形的相似、某种性质的相似、整体和部分的相似。例如“熟”原指食物烹熟,后因性质的相同而引申为植物成熟和熟悉等意义。

9. 举例辨析下列词语的差异。

(1)副词“千万”和“万万”(例如:千万不能大意│万万不能大意)

(2)助词“前后”和“左右”(例如:开学前后│三岁左右)

【答案】(1)“千万”和“万万”的差异

①意义的轻重不同

“千万”和“万万”都可以表示“一定、务必”,但是“万万”的语气比“千万”更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