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大学专业学位中心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编者按

【答案】编者按语是指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而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稿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2. 报道平衡

【答案】报道平衡是指各种报道的量符合一定比例,而不是畸轻畸重。它包括报道重点与报道面的平衡、选材领域的平衡、报道对象的平衡等。在新闻报道中,记者经常会遇到包含着矛盾对立的复杂事件。为了使报道公正准确,记者必须兼顾矛盾双方,从不同的消息源获取信息,并将对立面的事实和观点同时摆出来。

3. 标题新闻

【答案】标题新闻是指以标题的形式对新闻事实的简要报道,是介于标题与简讯之间的一种新型新闻体裁。标题新闻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要的新闻要素比较齐全; 二是具备标题的结构和特点; 三是标题新闻通常比较严肃、简洁,不加修饰或渲染。

4. 对称型编排

【答案】在版面设计中,对称式排列是指以中轴线为轴心,进行上下或左右对称编排的排列力一式。对称式排列使画面统一、庄严,给人高品质、可信赖的感觉。在对称式画面中,可以采用版面均衡的方法来传达信息,在平衡中寻求不平衡,使画面更具动态感。

5. 副题

【答案】副题是指主题的辅助题,卞要用来补充、解释和证明卞题,通常位于主题之后。副题又称子题、副标题,字号小于主题和引题。副题一般宜作实题,不作虚题,字数和行数可比引题更多一些。重要信息较多的新闻,副题可以作成短行的多层题,通常称之为“副题组”。消息和通讯的标题都可以有副题,但消息副题的前面不用破折号,而通讯副题的前面要用破折号。使用副题的情况包括:如果主题无法概括新闻中重要的信息,就应借助副题予以补充。如果主题就实论虚,不提供具体事实,受众易觉空泛,就应借助副题予以证明。

6. 编前会

【答案】编前会是指在各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各版主编在编前会上汇报第二天版面编排的设想和稿件情况,各部门沟通情况,对版面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安排解决,对近期的重要报道选题进行落实和部署。

7. 版样

【答案】版样是指编辑在完成设计版面的准备工作后,在旧报纸或版样纸上画出的事先设计好的报纸版面。它是具体体现编辑的组版意图的蓝图。版样确定后,激光照排室就可以根据这张蓝图进行组版工作。画版样要求准确、清楚、迅速。准确是所画的版面大小和稿件的实际篇幅相符。如果两者相差很多,拼版就很困难。清楚是要把组版意图,包括各个细节都在版样上交代清楚,使拼版工人一看便明白。迅速是小能延误出版时间。版样一般是按照如下次序进行的:①先安排重要稿件,后安排次要稿件; ②先安排长稿件,后安排短稿件; ③先安排辟栏、专栏、围框新闻、图片,再安排其他稿件; ④先安排版面的四角,后安排版面的其他部位。

8. 照片专栏

【答案】照片专栏是指报纸或杂志上专门登载摄影稿件的一部分篇幅,一般都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照片专栏有两种:一种是在报纸版面上位置相对固定、有专门名称的一种以照片为主、标题和文字说明为辅的专栏,以连续的、有规律的方式出现,如《人民日报》曾经开设的“立此存照”栏目。另一种是根据报道需要临时组织的专栏。也是以照片为主,标题与文字说明为辅。

二、简答题

9. 现代技术的运用在报纸版面上有哪些明显变化?

【答案】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排版的推广,不但大大改善了出版印刷行业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大大优化了排印质量。现代技术的运用在报纸版面上的明显变化主要有:

(1)由于电子排版是用计算机操作,准确而精致,使过去铅字手工排版时容易出现的行不直、线不正、字出格等现象消失了,版面更加清晰美观。激光照排的字体、字号、花边、底纹等也比铅字排版时的种类多,而且运用起来十分方便,比如从一种字体改为另一种字体,只需按几个键就能够完成,无须重新排字。

(2)电子排版还有直观的优势,它使整个版面形象逼真地显示在编辑面前,效果如何在排版过程中即可感觉得到,这是铅字排版时看到的反版无法做到的。

(3)另外,电子排版与胶印相配套,板子上的油墨通过橡胶滚筒印到纸上,压力小,网版线较密,因而色调比铅排时油墨直接印到纸上要柔和得多,照片特别清晰,层次感强,版面富有美感。

10.影响媒介定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影响媒介定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影响媒介定位的要素①受众从媒介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受众是新闻媒介的服务对象,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大众传媒的受众具有“众多”、“混杂’,、“分散’,、“流动’,、“隐匿”的特点,把握大众传媒受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视传播过程中的反馈,有意识地进行受众调查。受众的人数、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受众对媒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等都是影响媒介产业发展,从而制约媒介定位的要素。这些要素都对新闻媒介的定位与设计起重要作用。

②媒介的控制者

媒介的控制者指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或经济手段对媒介进行控制的组织及个人。比较普遍存在的控制者,一类是政治组织及其领袖,如政府、党派组织; 一类是经济组织,如企业、财团等。经济组织对媒介的控制主要采用的是经济手段,如通过向媒介投资、控股,通过向媒介提供广告、赞助等对媒介施加影响。政治组织对媒介实现控制的手段更多,它通常可以有四种主要的介入类型可供采用:制定法规、优惠政策、补贴政策和赋税手段。

我国新闻媒介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介大多接受各级行政机构的领导,此外,各类新闻媒介都要在中央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工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各类报刊进行行政业务的管理,等等。因此,媒介的控制者对于媒介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组织如各式各样的企业、财团同样也会影响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一个反面的极端表现就是“有偿新闻”、“三包采访”在新闻界的出现。作为媒介的投资方的经济组织的利益,是媒介运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③广告客户

广告是现代传播媒介的经济支点,媒介的生产循环要依靠广告提供资金保障,因此对广告市场份额的争夺在媒介竞争中不可避免,尤其是那些完全进入市场的媒介,会更加自觉地将广告客户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和争取目标。

广告客户的需求、广告经营的规模越来越成为制约媒介定位和产品设计的重要因素,媒介的新闻单元作为媒介产品中最重要也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更为广告客户所器重。广告经营的成败与新闻单元的质量优劣己经是现代传媒发展的一个“连环扣’,,这两者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产品设计不能不将广告客户作为一个重要参照因素。

④传通中介

任何新闻媒介产品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都必须依靠一定的传通中介。传通中介是媒介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依赖,而支撑传通中介的元素又非常复杂,既有主要靠人力构成的中介,如报纸发行网络,又有主要靠科技设备构成的中介,如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和接受系统、国际互联网等。所有这此中介因素都影响与制约媒介产品的形态和规模,包括影响和制约媒介新闻单元的设计和运作。

⑤竞争者

新闻媒介相互之间的竞争是构成媒介生存环境的又一重要因素,这种竞争一方面存在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