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812音乐学基础(中、西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帕萨卡里亚

【答案】来源于西班牙的一种舞曲体裁,17世纪后成为重要的器乐音乐体裁,特点为庄重缓慢、3/2节拍,多为小调,结构为基于固定低音的复调变奏,帕萨卡里亚既有独立作品,也有套曲作品,在歌剧和键盘组曲中都被广泛运用,巴赫的《c 小调帕萨卡里亚与赋格》是这一体裁登峰造极的作品。

2. 弦乐四重奏

【答案】由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和1把大提琴演奏的室内合奏乐体裁,采用奏鸣曲式套曲结构写作。弦乐四重奏脱胎于18世纪初的小夜曲和嬉游曲,海顿的84首弦乐四重奏开始运用奏鸣曲式四乐章套曲形式,并以“谈话原则”组合乐器,确立了近代弦乐四重奏的写作风格。贝多芬以“拉祖莫夫斯基”和“庄严”为代表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丰富了该体裁的音乐表现力和衍展力,使之成为室内乐的的核心体裁。浪漫主义的弦乐四重奏作曲家有舒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弗朗克、鲍罗廷、柴可夫斯基等,倾向于抒情,在主题展开和对位处理方面不加注重。二十世纪的弦乐四重奏创作风格更为多样化,德彪西、巴托克、拉威尔、勋伯格、欣德米特、米约、肖斯塔科维奇等人创作了各具特色的弦乐四重奏作品。

3. 邓斯泰布尔

【答案】文艺复兴早期享誉欧洲的英国作曲家。留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弥撒曲、等节奏经文歌和世俗歌曲等。他用一个固定的定旋律声部来统一弥撒曲各个乐章,以等节奏型来处理经文歌的各个声部,是“新艺术”成就的延续。他在声部写作时大量并置三六度,对欧洲音乐发展有较大影响。

4. 《卡门》

【答案】法国作曲家比才取材于浪漫主义作家梅里美同名小说的歌剧,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军官唐·何塞爱上美丽放荡的吉普赛女郎卡门,不但舍弃未婚妻,且加入卡门的走私团伙,但卡门很快移情于斗牛士艾斯卡米洛,绝望的唐·何塞杀害了卡门。歌剧题材探讨了爱情中激情与理智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西班牙风情浓郁,咏唱形式多以西班牙的歌舞音乐构成,如“哈巴涅拉”“塞吉迪亚”等,是一部长演不衰的歌剧。

5. 舒曼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写作大量钢琴小品套曲,如《童年情景》

《狂欢节》《蝴蝶》等,都带有主观幻想因素; 艺术歌曲套曲《桃金娘》《诗人之恋》与作曲家的生活感受有关。还写有4部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等。

6. 勋伯格

【答案】美籍奥地利作曲家,20世纪音乐巨人之一。与其门生贝尔格、韦伯恩一起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成为十二音作曲法的开山鼻祖。一生创作分为四个时期,涵盖了自调性音乐到序列音乐的几个流派,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配乐诵唱《月光下的彼埃罗》、歌剧《摩西与阿伦》、康塔塔《一个华沙幸存者》等。

7. 大协奏曲

【答案】巴洛克时期最主要的协奏曲形式,由小组乐器和大组乐器对比竞奏,小组由两件独

,奏乐器和两件通奏乐器构成,称为“主奏部”大组包含当时所有的弦乐器和部分管乐器,称为“合

奏部”。意大利作曲家科雷利是大协奏曲的创导者之一,作有12首大协奏曲。

8. 《无主之锤》

【答案】法国作曲家布列兹为女中音和六位演奏者而作的室内乐曲,歌词选自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夏尔的同名诗,包括9首乐曲,运用整体序列主义手法写作,并将印度尼西亚佳美兰乐队特有的音响、勋伯格的吟诵音调和斯特拉文斯基的节奏型相结合,是20世纪探索性风格的一部力作。

9. 交响诗

【答案】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体裁。产生于19世纪,创始人李斯特,他的代表作有《塔索》《前奏曲》等。理查·斯特劳斯将交响诗发展到19世纪的又一高峰,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等。

10.布克斯特胡德

【答案】巴洛克时期丹麦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对17~18世纪德国北部的管风琴音乐影响巨大。主要以教堂音乐闻名,作有弥撒曲、康塔塔、圣母颂歌等,管风琴曲是他最重要的器乐创作,大量运用众赞歌前奏曲、托卡塔与赋格等体裁,直接启示了巴赫的管风琴音乐创作。

11.泰勒曼

【答案】泰勒曼(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处在巴罗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注重旋律写作的主调织体而常常抛开精致的对位技法,强调轻盈优美的旋律、明快对称的节奏、不臃肿浮躁的伴奏。他在那个时代被看作是“前卫”作曲家。作有600首意大利风格的序曲,44首受难曲,12套礼拜乐,40部歌剧及一些管弦乐、室内乐作品。他提倡音乐要接近民众,要为多数人而创作; 他的创作突出主调音乐的特点,促进了音乐从巴罗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培养市民的音乐素质,:从事社会音乐教育下作,

创立了大学生音乐社团,把教堂音乐搬上市民阶层的舞台。

12.李斯特

19世纪著名的炫技钢琴演奏家,【答案】浪漫主义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写有钢琴作品《旅

,并始创浪漫主义标题音乐新体裁——交响诗,代表作游岁月》《匈牙利狂想曲》《超级练习曲》

有《前奏曲》《塔索》等。

二、简答题

13.格里高利圣咏中的教会调式是怎样构成的,其音阶形式是怎样的?

【答案】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照圣咏的结束音(d 、e 、f 、g )、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根据这些因素排列出四种调式音阶,以此作为正调式; 同时,以每个正调式结束音的下方四度音作为副调的始音。这样,在11世纪就基本确定了教会调式的八种形态:

第一正调式:re mi fa sol la si do re第一副调式: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第二正调式:mi fa sol la si do re mi第二副调式:si do re mi fa sol la si

第三正调式:fa sol la si do re mi fa第三副调式: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第四正调式: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第四副调式: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1547年,音乐理论家亨利·罗利斯(Heirnich Loris 别名Glareanus , 1488~1563)又提出了“爱奥尼亚”(aeolian )和“伊奥尼亚”(ionian )两种调式,它们各配以副调式,与前面八个调式合为十二个调式。这两个调式的产生,促使了后来大小调式的形成:

第五正调式: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第五副调式: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

第六正调式:la si do re mi fa sol la第六副调式: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14.简述拉莫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拉莫(Jean-Philippe Ramean, 1683~1764)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理论家。拉莫五十岁才走上戏剧音乐创作的道路,他的戏剧音乐包括法国这一时期的各种体裁样式; 他于1722年发表和声学教程,奠定了近代和声学理论。

(2)代表作品与著述:

拉莫共创作了二十多部歌剧,代表作有歌剧《伊波利特与阿里西埃》《卡斯托与波吕克斯》《达尔达尼乌斯》和古钢琴曲《母鸡》。此外,还著有《和声学》《音乐理论新体系》《和声的产生》(1737)《和声原理论证》(1750)等。

(3)艺术成就:

①他的歌剧继承了吕利歌剧音乐的特征,没有意大利歌剧中那种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截然对比,以宣叙调为主,在咏叹调中朗诵般的音调亦多于旋律性强的歌唱。

②歌剧的音乐结构同样是独唱、合唱及器乐间奏的结合,芭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器乐多为分段性插曲,每个小曲自成一体,便于舞蹈的进入; 他把法国戏剧音乐固有的装饰性和娱乐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