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写出好的短评?

【答案】要写出比较好的短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观点集中。短评属于小文章,切忌面面俱到。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往往能出奇制胜。

(2)题目要能吸引眼球。没有好标题,文章再好也没人看。如写评价毛泽东的文章《岂能用数字比例评价领袖人物》,叫此名时点击量极少,后改为《能用三七开评价毛泽东吗》点击量猛增几十倍。

(3)选好主题之后一定要多搜索材料。选用最精的上等原料,吸收最精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发挥,自然能胜人一筹。

(4)要注意文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能用艺术语言表达,就不要用书面语言表达。要善于化繁为简,用形象比喻解读复杂道理。这样文章就增加了信息量和可读性。

(5)文章一般控制在1000字左右,这适合人的阅读习惯。行文要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越鲜明,人们越爱读。

(6)如果在网上发贴,没有编辑,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文章写完后先用文档自动校对,然后仔细阅读两遍,确实没有错误再发帖不迟。

2. 为什么报纸和广播电视都提倡依托新闻配发言论?

【答案】“配”评论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无论是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是短评以及编者按、编后,它们都常常依托新闻报道发表。依托新闻报道配评论的好处主要有:

(1)有助于受众获得对新闻报道的立体化的认识。新闻报道一般是平面地向受众展示事物的现象。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报道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新闻事件的要点、实质,进一步阐明党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清晰的认识。

(2)有助于编者主动及时地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意见,表明看法,可以使版面中心突出,形式多样,既有大方向,又新鲜活泼,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3)有助于新闻评论本身的写作

①由于新闻评论依托报道所提供的材料来提出论题,引出由头,或者通过评价重大的典型报道,分析典型事件的意义,或者以典型报道中的事件为由,集中抓取新闻事件中的某一点,加以引申发挥,立论就具体、自然、及时,针对性特别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②由于论述有具体的依托,主要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具体分析展开,论述有特定的范围,可以

使理论与实际更紧密的结合,比较容易写得具体、深刻。

③由于开门见山,就事论理,还可以省掉许多论述的笔墨,使评论写得短而精。

3. 电视谈话包括哪几种形式?

【答案】电视谈话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访谈式(或对话式)

访谈式评论与以访谈为主要手法的电视述评节目有所不同,它是由主持人(或记者)在演播室与谈话对象进行的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访谈或对话的谈话体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以访为主,以提问为主; 谈话者以谈为主,以回答问题、表明态度、发表议论为主。其访谈对象,多为公众关心的新闻人物或某方面的专家及权威人士,谈话中容易营造较为和谐的交流气氛。

(2)座谈式

座谈式评论是主持人(或记者)邀请有关方面的政府官员、专家权威或各方面代表人士,在演播室就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和进行探讨的谈话体节目。这些意见往往相互启发、补充,对论题的探讨也往往较为全面和深入,谈话具有较为明显的交流感与互动作用。

(3)论坛式

论坛式评论是由主持人在演播室现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部分受众直接参与,就社会生活中与群众比较贴近的事件和话题展开讨论、争鸣的谈话体节目。在西方国家,这类节口称之为“脱口秀”(Talkshow )。与访谈或座谈式节目的显著区别在于,现场观众的介入,使节目的人际交流氛围与现场参与感大幅度增强。特邀嘉宾与现场观众既是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代表性人士,也可以是不同意见的代表者,因而在谈话过程中,可以有同类意见的补充与共鸣,也可以有不同意见的论辩与争鸣,讨论的气氛比前两种形式更为轻松、活跃和热烈。

4. 党报评论为何要遵循双向传播的规律?

【答案】(1)党报评论停留于单向传播:内容上,自上而下的多,传达上级精神的多,指导当前工作的多; 论述上,一味灌输的多,命令训诫的多,“我说你听”的多; 受众上,面向领导干部的多,面向上层人士的多,面向知识精英的多。这会致使党报评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曲高和寡”,不能在引导社会舆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党报评论遵循双向传播的规律,化单向为双向,面向基层,面向实际,能够既体现党的意志又反映群众心声,体现领导意图又通达社情民意、反映公众诉求,也能够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

(3)在论述方式上,要从命令训诫式向平等商量式转变,从专家主导式向公众参与式转变,从道德评判式向专业分析式转变。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通过设置正方和反方,给公众提供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注重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对同一个话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加以讨论,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运用对话和访谈的方式,主要由编辑记者依据特定的新闻事件设置话题,请专家学者发表高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报纸为全社会的成员所共同拥有,共同使用,谋取的是公共利益。职之所在,责有枚归。

新闻媒体是“时代风云的观测站,时代航船的嗦望哨,时代变化的记录者,时代进步的见证人。”作为新闻媒体“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尤其是党报评论,在这方面所担负的责任特别重大。党报评论只有遵循双向传播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完成它的任务,更好地谋取公共利益。

5. 简述评论选题的标准。

【答案】评论选题的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富有新意,出奇制胜

要求写作者有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例证、新的文字和新的标题等。新闻评论不仅要求快,更要有思想,且这个思想要有新意。

(2)立论正确,有的放矢

立论正确,既包括宏观的,也包括微观的; 既包括理论的,也包括观点的; 既包括新闻事实,也包括社会现象; 既包括出发点,也包括结论或结果。总之,一切用来为评论服务的材料,评论的一切组成部分,都必须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3)论理深刻,指导一般

在选题时,一定要选择那些蕴含着十分丰富道理而又能深入阐述的选题做文章,就可能出新意。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评论才可能去指导一般。

(4)宏观把握,超前预测

它需要有坚实、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敏锐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6. 阅读下列新闻述评《拿什么支撑口子镇一一“黄山头现象”的启示》,试从全文立意、背景穿插、结构框架和表达方式等力一面说说你的看法。

拿什么支撑口子镇

一一“黄山头现象”的启示

安乡和公安,各有一个叫黄山头的镇。一条街道上,两个同名的镇政府机关,湘鄂边界,独此一处。

多年来,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交通便利,黄山头一直是湖南安乡和湖北公安、石首三县16个乡镇的物流中心。作为两省桥头堡,两个黄山头镇暗中较劲,争当边界龙头、排头兵。

建镇早于安乡黄山头的公安黄山头,在这个边界物流中心曾长期扮演重心的角色。街道等硬件建设是“门面”,一直不愿失去领先地位的公安黄山头,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1998年,湖北省将公安黄山头列为重点口子镇,省里每年都有一笔城镇建设资金下拨,并有相关省直部门对口帮扶。扩大市场规模,翻修街道,公安黄山头硬件建设有了很大改观,原来只有400多米的镇中心街道,几年工夫拓展到2500米,并全部硬化。原来城镇面积只有0.22平方公里,人口不过2000人,现在发展到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过了万人。

街道另一头的安乡黄山头镇,眼看着公安黄山头镇一天天发展,也不甘示弱。他们虽只是常德市帮扶的一个口子镇,但发展的意识强烈。建镇之初,一次性解决镇郊两个村800人的商品粮户口,引农进城,又招商引资近亿元,加快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