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机构服从于垄断组织,并被用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高额垄断利润。一方面,国家以其掌握的巨额国有垄断资本和作为垄断资本的总代表,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国家又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干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调节经济活动和生活矛盾。

(2)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是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国家资本主义为国家所承认并受国家监督,它有利于资产阶级和反对无产阶级。它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是变相的私人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国家的管理之下,国家资本主义是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并受工人监督的经济。我国和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的企业也属于国家资本主义性质。

(3)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①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其实质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②国家资本主义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只有无产阶级取得了国家政权后才可能按资本运行规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并用其发展社会经济,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它的理论依据。

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政策为垄断资本家服务,它是资本自山竞争的结果,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2. 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1)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

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2)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

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④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4)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从过去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提法,是改革实践的总结,是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质的飞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联结,不可分割。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竟争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而且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3.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它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 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 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 四是经济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有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体现。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包括:

a. 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也存在计划,但计划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并且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计划只能尊重市场规律,弥补市场不足,而不能扭曲市场信号和市场机制的运行,否则必将损害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

b. 企业行为自主化。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应拥有商品生产经营者的

全部权利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和独立的法人。

c. 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标的要求,引导、调节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宏观间接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

d. 市场管理法制化。整个市场与效率是由法律予以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完全是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

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还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在公有制基础上可以造就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在公有制基础上可以建立和健全发达的市场和完善的市场体系,也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b.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分配关系,通行的是按资分配原则; 而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收入分配中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c.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日标。社会主义的根本日的是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将运用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服务。

4. 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答案】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同一笔货币被反复使用便产生虚拟资本;

②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进入流通,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纯粹的虚拟资本。

(1)信用制度对虚拟资本的影响一一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①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②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股票,债券等资本所有权证书,可以获得定期收入,并且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被视为可以独立地获取收入,成为具有小同于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③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并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并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依托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

(2)虚拟资本也对信用制度,特别是银行信用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