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9020新闻史复试之外国新闻史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9020新闻史复试之外国新闻史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2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9020新闻史复试之外国新闻史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13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9020新闻史复试之外国新闻史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24

一、概念题

1. 《埃及事件报》

【答案】《埃及事件报》于1828年由奥斯曼帝国驻埃军官穆罕默德·阿里创办,主要发布官方新闻和政府法令、公告,同时刊载一些各地要闻和有关文学和社会问题的文章,几位阿拉伯著名的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该报的主编。用法、阿文出版。该报一直出版到1952年才停刊。

2. 《墨西哥先驱报》

【答案】1965年11月创办,是墨西哥最大的右翼私营报纸,大部分股份属阿拉尔贡家族。其创始人卡布列尔·阿拉尔贡是迪亚斯总统的同乡,因而与迪亚斯总统关系密切,被视为跨国集团和大资产阶级的传声筒。该报资金雄厚,设备先进,是著名的反共报纸,对内反对民主改革,对外攻击民族解放运动,主要读者对象是金融、企业界和知识界右翼分子。

3. 谷登堡

【答案】古登堡是德国美因茨的工匠,早年从事过雕版印刷工作,1450年前后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他用铜模铸出了以铅、锡、锵合金为材料的活字,并形成了由拣字、组版、填空、齐行和印刷还字等步骤组成的活版印刷工艺。他还制成了木质的、靠螺旋在印版上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随后他印出了《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等重要书籍。古登堡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继语言和文字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4. 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

【答案】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是指1996年国会对1934年广播法进行大规模的修订后的法案。1996年电信法案与1934年广播法的区别主要有三方面:①打破媒体间壁垒,允许各个不同媒体在市场上互相渗透; ②放宽媒体所有制的限制,促进竞争; ③以法的形式规范节目内容,限制色情和暴力等低俗内容的传播。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亨德认为该法案拆除了通信领域中的“柏林墙”。

5. 《印度教徒报》

【答案】《印度教徒报》于1878年由六位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具有反殖民主义传统。二战期间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支持民族独立运动。现为卡斯图里父子有限公司所有,总部设在马德拉斯市,在马德拉斯市等城市出版。支持国大党,在南部印度较有影响。读者多为有知识的年轻人,且有较高文化。该报系出有4种出版物。

6. 《多伦多明星报》

【答案】《多伦多明星报》属于多伦多明星报有限公司。1899年约瑟夫·阿特金森爵士被任命经办该报,1911年哈里·C ·欣德马什加入,后来成为阿特金森的女婿,两人采用的办报方法被称之为“混乱新闻学之最后家族”,即不怕花钱,派出大批记者对重要新闻进行充分报道,租用火车乃至飞机供记者使用,以期获得最佳新闻效果。常刊登美女照片用大字标题、整版照片报道慈善事业、骇人听闻的消息等使读者不忍放弃。50年代末开始,该报加强了深度报道,为有深远意义的报道配上详尽的背景资料,版面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有相当专门知识的作者们就国际、国内的重要事件为其写作权威性的特写。

7. 《哈拉雷宣言》

【答案】《哈拉雷宣言》是指1987年6月,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召开的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上通过的宣言,有一百二十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新闻部长出席了此次会议。该宣言呼吁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在传播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8. 《世纪报》

【答案】《世纪报》由杜塔克于1836年7月1日在巴黎创办,是与《新闻报》齐名的19世纪中期法国两大廉价商业日报之一。该报在政治上倾向于温和的共和派,但却是独立经营的。《世纪报》报道广泛,率先刊登短篇小说,后来连载巴尔扎克的《保尔船长》和大仲马的《三剑客》等名著。由于注重社会新闻,文字通俗,又有著名小说的连载,因而在中下层阶级中拥有广大读者,销量一直领先于《新闻报》,广告收入也逐步增加,并于1845年成立“广告总公司”,经办几家大报的广告业务。

二、简答题

9. 简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传播新秩序”问题上的理论分歧。

【答案】为了实现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理想,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以加强政府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控制。这引起发达国家的强烈指责。在他们看来,现有的世界新闻传播秩序并不像发展中国家所批评的那样不平衡、不公正。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的措施直接威胁到了“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人权的侵犯,并且严重控制和危害了世界新闻信息的自由流通。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

发展中国家普遍公开拥护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但同时主张自由必须以责任、义务为条件。它们反对发达国家所持的新闻自由毫无限制的观点,反对片面强调新闻自由的绝对性。在发展中国家看来,所谓绝对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只是西方保护其既得利益的一种道德屏障; 坚持绝对的新闻自由,实际上意味着容忍发达国家新闻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肆意地损害。

发展中国家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就其内容实质而言,与西方新闻理论界流行的社会责任理论颇为吻合。社会责任理论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便是自由必须伴随着责仟,新闻工具一方面享有独立自由,另一方面应对社会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只有以这种责任和义务作为新闻业务的基础,新闻自由才会有益于社会,反之,如果新闻媒介不承担责任,政府就有必要加以干涉。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并没有坚持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原则。美国新闻学教授赫伯特·席勒说“言论自由可以解释为美国的新闻工具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消息不受:

约束。”实际上就是在国际新闻传播上,新闻自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接受任何外来干预的。显然,这与社会责任理论是直接冲突的。

发展中国家主张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自由必须伴之以责任,两者不可偏废; 而发达国家则主张绝对自由,反对限之以责仟,认为这样只会导致政府控制新闻传播,以至于危害作为基本人权的“新闻自由”。

(2)新闻价值观念的差异

西方一位名报人曾说过:“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表现了自由竞争中西方新闻界新闻价值的趋向:重视反常、意外,追求新鲜、刺激。这是由新闻媒介的私有化和盈利动机决定的。既然新闻媒介是一种牟利企业,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其新闻报道就应迎合读者心理,使新闻作品“商品化”。为了使某个事件成为新闻,就必须把它写成“有销路”的文章。还有一种倾向是歪曲事实,用一种最易于销售的形式来描写大家关注的事件。正是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媒介热衷于报道发展中国家的战乱、犯罪、灾难阴暗面。

发展中国家则不赞成发达国家的观点。它们主张报道新闻时,需要将各种事件和问题更广泛地与有关情况联系起来,从而引起注意和关心,并且保证尽可能客观地准确地描述这些事件和问题。即是说,新闻媒介在报道发展中国家时,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将其主要镜头对准发展、进步、光明的一面,既反映贫困饥荒,又要报道发展中国家战胜贫困饥荒的努力,使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困苦、顺利与挫折,得到同样的反映,保持大致的平衡。

10.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包括:

(1)专业(行业)意识: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

(2)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3)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

(4)严格、客观的专业资格的认可制度。形式上,我国的传媒都有专业资格的认可程序,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编辑有职称,初级、中级、副高、正高; 但在专业资格认可的过程中,行政力量的影响很大,专业标准很难把握。

(5)专业内部的自律。自律的对立面是他律,如果新闻业不能通过组织或行业规范指导约束自身行为,就会被行政力量介入,因此自律对于新闻业的自由发展非常重要。现在,我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有规范没人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