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933行政管理学之行政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法制行政的基本原则。

【答案】行政权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受到由法律所规定的各种权力主体的监督,而约束和监督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是有一定规范性的。法制行政的基本法则如下:

(1)行政行为必须适合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即一切行政行为都不得与既定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相抵触。其含有以下几层意思:

①在既定法律或法规有效期间,即其未被停止或废止之前,行政行为须适合其规定;

②一切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行政命令、行政决定等都不发生效力;

③下级行政机关不得抵触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或命令;

④除特别法明确规定例外,行政须自动适应法律或法规规定。

(2)行政命令不得代替应以法律规定的诸事项,即由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明文规定的诸事项,不得以行政命令代替,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变更或修改,由制定单位按法定程序进行,行政命令不能代替。

(3)行政裁量须适合法规和适当,即在法律或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方面,行政裁量也必须根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的精神,符合其通则,并不得与其他法规规定相抵触。同时,行政裁量必须符合公益目的和通常事理,即适当。

(4)通过对不法行政的监督和矫正,来保障国家和公民的利益。

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以行政救济制度来保障法治行政的主旨,在不法行政行为发生的条件下,通过申诉、诉愿和行政诉讼等制度,使受害者的权益得到维护;

②在国家或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监督权的运用,来保障法治行政的主旨,追究行政责任,维护宪法精神和法律制度。

2. 简述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现状及战略。

【答案】(1)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现状

①在国内外大环境促动下,我国行政信息化发展迅速。行政信息开发以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络为技术基础,逐步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应用程度不断提高,新生和存量行政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比重明显增加,提供大量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②但是,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网络应用平台重复建设; 技术标准不统一; 基层政府网络建设比较薄弱; 发展不平衡,地区、部门间差别很大; 各地区、各部门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和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等。我们需要运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战略于段,进一步

促进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发展。

(2)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

①完善有关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国家应制定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法规和条例,对行政信息公开原则、开发信息资源组织机构及职责、行政信息发布和行政信息保密等涉及行政信息管理的各环节,都作详细全面的规定,以确保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遵循统一规定,确保行政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健康进行。

②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行政信息管理机构。根据中国行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发展阶段,实现从技术导向到管理导向、政务导向的转变,强化行政信息管理;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全国性行政信息管理体系和从上到下的综合性管理机构; 在部门内部设立CIO 职位并明确其地位与作用。

③重视行政信息内容的完善和服务。重视行政信息的开发,重视网上行政信息的发布和更新维护,在内容和服务上取得突破,包括强化行政信息内容的筛选、明确标准和进行分类分级,挖掘信息内在潜力,拓展政府信息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等,是实现行政信息开发目的的重中之重。

④进一步改进行政信息基础建设。基础建设包括加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现有各种资料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逐步实现行政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搞好行政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政府机关的内部办公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和政府公众信息网; 加强数据库建设,对原有数据库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内容完善,强化行政信息目录体系建设; 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行政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加强行政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⑤强化行政信息的标准化建设。这是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基本战略决策。标准化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行政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此,要设立数据管理部门来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数据的定义和结构的规范化,指导、协调信息系统开发和使用人员执行标准及规范。

⑥重视人才的开发利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主体是人,人才的开发利用是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中的关键。因此,实现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必须强化人才培养、人才资源发掘、人才使用和人才配置。

3. 简述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案】每一个时代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管理和管理环境之间是共生和依存的关系。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及政府职业化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政府复杂性的增加及信息化、技术化、专门化导致了政府管理对专门性人才需求强烈,这一切均导致了知识工作者的兴起。知识和信息工作者在政府公务领域内将占主导地位,在未来的公共组织中,知识和专家的权威将会凸现。

(2)从消极的控制转为积极的管理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管理,山于强调效率价值的有限性、公务员的工具角色、严格的规划和程序、集中管理等,使公务人力制度僵化、缺乏活力。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是在己有的公务人事制度基础上,创造一个公务人员潜能发挥的良好环境,促使公务

人员具有使命感,从而促使组织目标的达成和效能的实现,即新的公务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积极性。

(3)公务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视和强调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应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通过持续的学习以改变公务人员和公共管理者的态度、行为和技能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公共组织管理者和公务人员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变迁的社会,过去的被动式学习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新的学习能力是公务人力资源发展的核心,未来的组织人力资源发展将强调如何学习、学习如何思考、学习如何创造,并向终身学习发展。

(4)人力资源管理与新兴组织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金字塔形的组织机构正在让位于信息社会更合乎需要的组织结构。新型的组织结构将具有以下特点:①对环境具有开放性; ②组织结构的弹性化; ③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④强调通过对话建立权威,权力的均等化; ⑤信息的共享与决策的开放等。新型组织结构强调激发公务人员的能力和潜能,激发组织的活力与创新性。

(5)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

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公务人员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的优点有:①可以增加效率,节约成本; ②有利于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制定; ③有利于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④有利于实现参与管理。

未来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包括:①建立电子人事政策法规和电子人力资源资料库; ②电子招聘; ③电子福利支付; ④电子动态管理。

(6)政府人力精简与小而能的政府

政府组织规模的庞大是各国政府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功能的扩张、社会发达、政务的增繁以及政府自身的内在扩张。而政府之扩张即导致政府财政赤字、效率低下、成本扩张。因此,从1990年以后,各国的文官改革,莫不把人力精简和紧缩管理作为主要措施。随着“小政府”观念的深入人心,人力精简将继续成为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7)绩效管理的强调与重视

绩效管理意味着组织管理者为公务人员规划责任与目标,以使他们的能力获得最大的发挥; 并通过绩效考评,以此作为公务人员奖惩的依据。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对每一项仃务与价值作清楚的陈述:②规划一套用以建立个人行为表现契约的程序; ③建立一套流程,作为公务人员能力改善计划的基础; ④订立绩效指标; ⑤建立绩效评鉴机制。

(8)公务伦理责仟的强调与重视

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公职人员的不道德行为导致了政府威信的下降,导致了公民对政府官员的“信任赤字”,严重者甚至影响到政府的合法性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强调公务人员的伦理责任而重振政府的威信,就成为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和趋势。许多国家纷纷致力于公务道德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从道德、法律等方面规范公务人员的伦理行为。如何维持公务人员伦理与行为,也是公务人力资源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