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922管理与运筹学基础之《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论述现代产品寿命周期曲线的特点及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的启示。(至少300字)

【答案】(1)产品寿命周期曲线的特点

由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联成的一条曲线称为产品寿命周期曲线。产品寿命周期曲线的特点是:在产品开发期间该产品销售额为零,公司投资不断增加; 在引进期,销售缓慢,初期通常利润偏低或为负数; 在成长期销售快速增长,利润也显著增加; 在成熟期利润在达到顶点后逐渐走下坡路; 在衰退期间产品销售量显著衰退,利润也大幅度滑落。

(2)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对新产品开发策略的启示:

①任何一个产品生命周期都是与相关的需求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相联系的产品,生命周期由需求与技术的生命周期决定。企业产品开发,要从需求出发,任何产品都只是作为满足特定需要或解决问题的特定方式而存在,同时必须跟踪最新的科学技术开发产品,设法运用科技创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②根据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采取不同的产品开发策略。一般地说,当产品的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时,企业就应该注意改造和革新这种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新顾客。与此同时,还必须着手研究开发更新的产品。当产品的衰退期来临之后,要及时调整产品系列,淘汰己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及时推出另一种新产品,从而又开始它的新的市场生命周期。

③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客观存在的,周期的阶段性特点具有规律性。企业必须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状态做出切乎实际的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以避免陷入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的局面。在当代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消费需求变化加快、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得以生存和成长的关键就在于不断的创新新产品和改进旧产品。创新可以说是使企业永葆青春的惟一途径。

④企业在从事开发活动时应当注意开发的时效性,即研究能迅速出成果的项目。因为完全有可能研发的某一种产品还没有面世而这种技术在市场己经过时了。此外,企业还应当研发有重大技术意义的项目。因为这样的项目在市场上的产品生命周期能相对较长一些。

2. 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案】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和预算,如图所示。

图 计划的层次体系

(1)目的或使命

它指明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它决定组织的性质,是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各种有组织的活动,至少应该有自己的目的或使命。

(2)目标

组织的目的或使命往往太抽象,太原则化,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为组织一定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组织的使命支配着组织各个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并且组织各个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是围绕组织存在的使命所制定的,并为完成组织使命而努力。

(3)战略

战略是为了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来决定和传达指望成为什么样的组织。

(4)政策

政策是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但不是所有政策都是陈述书,政策也常常会从主管人员的行动中含蓄地反映出来。政策用来帮助事先决定问题的处理力一法,这一力一面减少对某些例行事件处理的成本,另一方面又把其他计划统一起来了。政策支持分权,同时也支持上级主管对该项分权的控制。政策允许对某些事情有酌情处理的自由,一方面不可把政策当作规则,另一方面又必须把这种自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处理的权限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政策自身,另一方面取决于主管人员的管理艺术。

(5)程序

程序是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它详细列出完成某类活动的切实方式,并按时间顺序对必要的活动进行排列。程序是行动的指南,在实践工作中,程序往往表现为组织的规章制度。

(6)规则

规则详细地阐明了必需行动或非必需的行动,其本质是一种必须或无须采取某种行动的管理

决策。规则通常是最简单形式的计划。

规则与程序、政策是不同的。就性质而言,规则和程序均旨在约束行为,但只有在不要求组织成员行使他们的自主权时,才应该使用规则和程序。

(7)方案(或规划)

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它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采取的步骤、要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的其他因素。一项方案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一个主要方案(规划)可能需要很多支持计划,所有这些计划都必须加以协调和安排时间。

(8)预算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预算通常是为规划服务的,但其本身可能就是一项规划。

3. 论组织中正式沟通的渠道与网络问题。

【答案】组织内部的沟通渠道,可以分为正式沟通渠道与非正式沟通渠道。正式沟通渠道,由组织结构或层次系统构成,它适合于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规定的原则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关于组织中沟通的渠道与网络问题的内容具体如下:

(1)正式沟通渠道与网络的类别

①链式沟通。这是一个串状网络,其中居于两端的个体只能与内侧的一个个体相互联系,居于中间的个体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个体沟通信息。在一个组织系统中,它相当于纵向沟通网络,按照层级逐渐传递。信息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传递。

②环式沟通。此形态可以看成是链式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表示多个个体之间依次联络和沟通。其中,每个个体都可同时与两侧的个体沟通信息。

③Y 式沟通。这是一个纵向沟通网络,其中,只有一个个体位于沟通渠道的中心,成为沟通的媒介。在组织中,这一网络大体相当于组织领导、秘书班子再到下级主管人员或一般成员之间的纵向关系。

④轮式沟通。它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只有一个个体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在组织中,大体相当于一个主管直接管理几个部门的权威控制系统。

⑤全通道式沟通。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其中,任意两个个体之间都有沟通联系,彼此相互了解。此网络中,组织的集中化程度及主管人的预测程度均较低。

(2)正是沟通渠道与网络的适用性

上述各种沟通渠道和网络,各有优缺点。如果管理者注重解决问题的速度,那么使用轮式和全通道式沟通是最好的; 如果注重信息传递的精确度,那么链式、Y 式和轮式沟通是最好的; 如果注重领导者的权威,则需要用轮式沟通模式; 如果注重通过信息沟通来增加组织成员的满足感,则最好使用环式和全通道式沟通。

(3)正式沟违渠道与网络的优缺点

①优点:正式沟通带有强制性,比较规范,约束力强,沟通效果较好。

②缺点:传播线路固定、呆板,沟通速度较慢; 中间环节较多,信息容易衰减; 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