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案例:
音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及历史背景上对作品进行分析,给打断了老师的讲话,说道“听音乐就是为了要娱乐,我又不想当音乐家,没有必要知道这个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没有必要分析音乐要素和历史背景……”有的学生赞成他的观点随声附和,有的学生发出怪笑,有的学生表示反对,“老师,您别理他,他有病。”“你才有病呢,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音乐好听就好听,干嘛非要知道历史背景?”这个男生激动地大声争辩。此时,有的同学同他辩论起来,有的开始维持课堂秩序,有的学生默不作声地观察着老师的反应……顿时课堂一片混乱。教师努力克制着情绪,头脑保持镇定,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提议同学们课下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课后的几天教师心情不能平静……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做深入的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经过思考,教师设定了教育目标:即转变学生“听音乐就是为了娱乐”的认识,并通过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解决问题,决定搞一个音乐主题班会。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依据对《我和我的祖国》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2)确定教学重难点;
(3)设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分析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谱例,写出:
(1)调式调性;
(2)曲式结构;
(3)旋律特点。
以下不属于课中生成,与学生共建“互动网”的形式是( )。 妙用学生的创新。 善用学生的问。 巧用学生的话。 活用学生的发现。
上课时,班上一位同学调皮好动,总是无缘无故向前面一位同学扔粉笔头,老师不予理睬,继续讲课。这属于组织教学中的( )方式。 冷处理。 热处理。 温处理。 冰处理。
( )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