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F086文物与博物馆基础之中国文物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F086文物与博物馆基础之中国文物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F086文物与博物馆基础之中国文物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10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F086文物与博物馆基础之中国文物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8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F086文物与博物馆基础之中国文物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27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F086文物与博物馆基础之中国文物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34

一、名词解释

1. 紫禁城

【答案】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所以把皇帝的居所喻为紫宫,故旧称紫禁城。紫禁城的建筑对称布局、院落组合、空间安排、单体建筑、建筑装修、室内外陈设、屋顶形式以及建筑色彩等,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其建筑布局是: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

2. 二里头宫殿遗址

【答案】二里头宫殿遗址是一座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二、三期即早、晚期之交的都邑,延续使用至二里头文化末期,位于河南省堰师县。宫城面积逾10万平方米,内有两组排列有序的宫殿建筑群,每组均有明确的中轴线。宫城、大型建筑及道路都有统一的方向。宫殿区的四周建有旱井字形的道路网。后来人们大路上发现了两道大体平行的长5米多的车辙痕。这些都表明它是一处经填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它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且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规制与其一脉相承的都邑遗址,其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沿用,号称“中华第一王都”。

3. “南青北白”

【答案】南青北白是指唐代形成的瓷器生产局面,形成了中国瓷器的基本面貌。“南青”是以越窑青釉瓷器为代表的南方瓷器; “北白”是以邢窑白瓷产品为代表的北方瓷器。“南青”瓷器胎细腻,含铁量低,灰色,青釉晶莹润泽,一般呈青黄、青绿色,高质量者色调较淡雅。以越窑的青釉瓷器为佳。“北白”瓷器胎精致、规整、坚硬,灰白; 胎表上了一层细腻的“化妆土”后再上釉,满釉,光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变以往那种白中闪青(或黄)的现象。以邢窑白瓷为佳。

4. 新莽嘉量

【答案】新莽嘉量是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所制的铜质标准量器。它形如带双耳的圆筒,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共有5种标准容量。“嘉”为美好和标准之意,“嘉量”即标准量器。其制造技术精湛、比例准确,是研究秦汉量制的重要材料。该器器壁正面有81字总铭,叙述王莽自托为黄帝、虞舜苗裔及制定合于古制的度量衡制度等内容。每一种

量器义各有分铭,记五量的名称、容积、径、深及底的面积。现仅见传世品藏于台湾省。

5. 郭店楚简

【答案】郭店楚简是公元前4世纪中期~3世纪初(战国中期)的竹简,于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郭店一号战国楚墓M1中发掘,总计800多枚,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计13000余楚国文字。其规格有三类:一类长约32.5厘米; 另一类长26.5~30.6厘米; 第三类长15~17.5厘米。形状有两类,一类是两头平齐,另一类是两头修削成梯形。竹简上著有诸如《老子》《礼记》等大量古书,为先秦儒、道思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竹简上写有典型的楚国文字,字体典雅、秀丽,是当时的书法精品。

6. 《鹿石》

【答案】鹿石是指经过人工雕刻加工而成的一种碑状石刻,因雕刻有鹿的图案而得名。一般面东而立,反映了对太阳的崇拜。它分布极其广泛,从内蒙古呼伦贝尔横跨蒙古高原、俄罗斯图瓦和南西伯利亚、我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经过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黑海,直到欧洲的德国和保加利亚等地,几乎遍及整个欧亚草原。它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具图案化鹿形象的:②具写实性静态动物形象的:③上部仅刻圆圈及点线纹、下部有兵器图案的。

7. 兔毫盏

【答案】兔毫盏是指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的建阳窑所生产的黑釉器建盏,建盏即“兔毫盏”,供宋代宫廷及统治阶级的上层士大夫“斗茶”,因此它又因“供御”而负盛名。它璨亮的黑釉表面“流淌”着细如兔毫的条纹。其成因是胎中的氧化铁高达9%,高温时部分铁质融于釉中,但在烧造的过程中釉有气泡,气泡又将铁带到表面。当温度达到1300℃时,釉就开始流动,同时又携带部分铁质流成条纹,待冷却时便析出赤铁矿的小晶体,由此形成“流淌”的条纹。

8. 《宜侯仄簋》

【答案】宜侯仄簋是西周早期康王时器物,1954年出土十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葬,以作器者为宜侯仄而得名。其上铭文长达120多字,记载了宜侯仄受封于周王的情况。它是研究西周历史和分封制度、实施情况的重要资料。

二、简答题

9. 简述文物的价值。

【答案】文物价值是凝结在历史文化遗迹遗物(包括精神和物质的遗物)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它具有明显的双重特性,即有形价值和隐形价值。从整体来讲,文物必须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迹、遗物,否则不称其为文物。三者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于物质文化遗存之中。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因此,文物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否定的。

(1)历史价值

在文物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中,历史价值是首要的。如上文所谈及的,历史遗迹和遗物,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社会活动,任何历史遗迹和遗物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它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包含着当时社会的诸多内容。

(2)艺术价值

文物的艺术价值,内涵十分丰富,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有审美、欣赏、愉悦(消遣)、借鉴以及美术史料等价值。它们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制约。审美价值,主要是指文物给人的艺术启迪和美的享受。欣赏价值,主要是指文物从观赏角度给人以精神作用,陶冶人的情操。愉悦价值,主要是指文物给人以娱乐、消遣。借鉴作用,主要是指从文物表现形式、手法技巧等方面学习借鉴以创新。美术史料价值,是指文物是研究美术史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3)科学价值

历史遗迹和遗物,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它的那个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按照唯物史观来看,劳动生产者所创造的一切,都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超过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产品是制造不出来的。古代各种文化遗迹、遗物的本身,都蕴藏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信息。

10.纸张漂白过程中的不利纸张保存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1)一般说来制成的纸浆因没有除去木质素、灰尘或其他色素杂质,都有一定的颜色。要得到高质量、洁白纸张,就要去除杂质,进行漂白处理。

(2)纸浆漂白时常用的氧化漂白剂次氯酸钙、氯气、二氧化氯、臭氧以及过氧化氢,对纤维产生有害作用。

(3)例如木质素被氧化分解同时产生有机酸、二氧化碳,使漂白液酸度上升,氧化活性增加,导致纤维素、半纤维素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使纸浆返黄,且漂白液残留还会继续氧化纸张纤维索、半纤维素、木质素,使纸张发黄变脆。

11.简述马王堆汉墓帛书发现及意义。

【答案】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大部分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 少部分书写在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条将其卷起。出土时都己经严重破损,经整理,共有28件。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书有今本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整理时,根据内容定名,依《汉书·艺文志》归类,有六艺类、诸子类、兵书类、数术类、方术类和地图类六种。帛书的抄写年代可根据书体、避讳、纪年等方面大体考定。这是中国考古学上古代典籍资料的一次重大发现。

12.环氧树脂类黏合剂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黏着力强、收缩力低、内聚力大。

(2)操作性能良好,可以任意调节赫度,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浸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