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文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铜镜的发展历史。
【答案】铜镜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是铜镜的主要产地。战国铜镜的特点有四:薄胎、卷边、川字纽或称弦纹纽、双层纹即有主花和衬托的地纹。
(2)汉代
汉代铜镜的特点是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西汉时铜镜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用连孤纹做边饰。西汉末到王莽时期主要流行规矩镜。东汉时期的镜面微凸,便于照出人面的全部,圆纽大并多柿蒂纹纽座。
(3)六朝时期
六朝时期的铜镜早期比较草略,晚期不乏精美之作,铸作精巧,图案工整,流行纪年铭文。装饰花纹有龙虎纹、翔鹤翔兽纹、十二生肖纹等,绍兴铜镜较有特色,用浮雕手法表现神人、车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4)唐代
唐代有以铜镜作为献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因而铜镜装饰异常精美。除了传统的圆形外,菱花形、葵花形也是具有唐代特色的样式,盛唐尤为流行。从整体来看,唐镜的装饰花纹旱期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海兽葡萄镜,中期多为莺鸟镜、花鸟镜、瑞花镜,晚期多为八卦镜、万字镜。
(5)宋代
宋代铜镜较流行亚字形镜和有柄铜镜。早期有一段短暂的时间制作精巧,晚期甚为简陋,日趋衰落。早期装饰流行旋转式,多用缠枝花,镜体较薄,多用平刻,纹饰多用连珠纹。南宋铜镜多有柄,且一律素地无纹,唯镜背有一长方形阴刻款式,注明产地。
(6)元代
元代铜镜的制作已不如从前讲究,相当简略,多为素面,制作粗糙,多半是由于玻璃代替了铜镜照面的原因。
2. 简述影视镜头及其基本分类。
【答案】(1)影视镜头的内涵
影视镜头指电影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画面片断。镜头是电影构成的基本单位。镜头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①画面,包括一个或数个不同的画面。
②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③拍摄角度,包括平、仰、俯、正、反、侧几种。
④镜头的运动,即摄影机的运动,包括摇、推、拉、移、跟、升、降和变焦,有时几种方式可结合使用。
⑤镜头的长度。
⑥镜头的声音,包括画面内的和画面外的
镜头的组接是电影构成的方式,又称蒙太奇。组接基本上分为切分和组合两种。它根据影片内容的要求、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心理合乎逻辑。
(2)影视镜头的分类
就运动主体而言,电影的运动可以划分为被摄体的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两类。一般所说的电影运动指摄影机的运动,它主要包括6种基本形式:
①推镜头
摄影机向被摄体逐渐靠近,画面包容范围缩小。
②拉镜头
摄影机沿着光轴方向后移拍摄,逐渐远离被摄体或从一个对象转向更多的对象,圈面包容范围扩大。
③摇镜头
摄影机位置固定,但机身运动拍摄,其运动方向有上下、左右和旋转三种,旋转摇镜头又称环摇。
④移镜头
摄影机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拍摄,根据机位与被摄体的相对关系,又可分为二者平行的横移、不平行的斜移和同步纵向运动的纵深移。
⑤足良镜头
摄影机跟随运动着的被摄主体的拍摄方式,被摄体在画面中位置基本不变,其前后景则发生相应的连续变化。
⑥升降镜头
摄影机在空间中上下运动拍摄,视觉变化鲜明,背景更替效果明显。当摄影机同时采用两种或更多方式运动时,就出现了复合运动摄影。电影运动是电影造型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重要元素,它最大限度的还原了现实生活的体验,建立起连续、可信的空间感觉,还可以渲染人物的特定情绪。和摄影机固定相比,运动摄影使“看”的行为更加自由,这一手法让观众的视点直接进入了影像空间,真正达到了“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觉。观众可以透过运动的摄影镜头变换看的位置、距离,关注不断出现的新的视觉信息。
3. 试述戏剧动作的构成。
【答案】戏剧动作主要由形体动作、言语动作和心理动作、静止动作、非语言的自然音响、人声以及音乐等构成,具体表现为:
(1)形体动作
形体动作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动作,也最容易被观众所认知、接受和理解。戏剧的表现必然要依赖于形体动作。所以,无论是舞台剧还是影视剧,都离不开那些既富于形体动作又充满着精神内涵的场面。只有在富于动作性的场面中,演员的表演才华才能更好地得到发挥。
(2)言语动作和心理动作
言语行为是构成戏剧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在戏剧中主要表现为台词,又称“念白”,包括对白、独自和旁白。这些念白,本身就是戏剧动作的一部分。
作为戏剧动作的一部分,言语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①无论是对白、独白还是旁白,都必须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内容,也就是要有“潜台词”。 ②言语还需要推动剧情的发展,展示人物关系的变化。
(3)静止动作
静止动作在戏剧动作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戏剧经常通过人物沉思默想和对话的“停顿”等静态来加以体现。
(4)非语言的自然音响、人声以及音乐
音响在戏剧中本来是动作的辅助成分,其或用以再现动作的环境,或用以烘托人物的内心情绪。西方现代戏剧从梅特林克到契诃夫、奥尼尔以至荒诞派,中国现代话剧如曹禺、老舍的剧作中都擅长运用一些无言的音响来强化戏剧动作的表现,使音响成为戏剧动作的一部分。
4. 什么是现场同期声? 同期声具有哪些基本的功能?
【答案】(1)现场同期声又称“有源音响”,是指录自现实生活,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形象的客观音响,是记者在电视采访中进行现场判断、选择和记录的又一个重点。同期声主要来自人与自然,包括人物的有声语言、人与环境发生碰撞以及自然自身发出的种种声响、有源的音乐等。
(2)同期声的基本功能有:
①同期声是电视画面的‘部分“声画合一”的实质是:电视画面是有声音的画面,同期声是其声源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拍摄电视画面时应该完整地记录电视画面的声、画两个构成要素。
②同期声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
新闻现场的音响,比如农村的鸡鸣狗叫、学校的琅琅读书声、战场的枪炮轰鸣声等都是典型的环境特征的表现,同时这些音响富含信息量,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部分。
③同期声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
声音可以为电视画面的二维平面增添第三个维度,产生具体的空间感。
④同期声还是记者在现场发现和发展新闻线索的来源之-
声音是采访现场通过刺激记者的听觉感官,引导记者注意观察某些重要因素,从而提供比较明确的新闻线索。
⑤同期声可以独立传达信息
在没有现场画面的特殊情况下,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可以独立传播信息。电视新闻中出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