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 )将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能力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从而较好的解释了人类的学习。
A. 华生
B. 加涅
C. 梅耶
D. 奥苏伯尔
【答案】B
2. 下面哪种不是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 ( )
A. 再测法
B. 复本法
C. 分半法
D. 异质法
【答案】D
【解析】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有:①再测法; ②复本法; ③分半法; ④同质法。异质法不属于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因此,答案为D
3. 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 准备律
B. 刺激律
C. 失败—成功律
D. 成功—成功律
【答案】A
4. 一位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联系岳匕英勇抗金的故事,并激情满怀地朗诵《满江红》以感染学生,从品德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做法意在培养学生的( )。
A. 自觉性道德情感
B. 伦理性道德情感
C. 移情险道德情感
D. 想象性道德情感
【答案】D
5.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
A. 描述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答案】C 。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的类别的考查。根据知识的表述内容,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通过言语来进行清楚的描述,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条件性知识所反映的只是知识适应的的时空条件,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结合。因此,答案选C 。
6. ( )根据对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著名的“教学机器”,并设计出“程序教学”方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苛勒
【答案】C
7.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
A. 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
B. 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 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D.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答案】B
【解析】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
8. 划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B. 学习中能否得到新的概念或结论
C 是否需要对原有知识重新组织
D. 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以定论的形式呈现
【答案】D
9. 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A. 同化
B. 顺应
C. 图式
D. 平衡
【答案】A
【解析】同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是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而月亮是有生命的是幼儿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后获得的,是同化的过程。因此,答案选A 。
10.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转化过程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依次是( )。
A. 醒悟、自新、转变
B. 醒悟、转变、自新
C. 转变、自新、醒悟
D. 转变、醒悟、自新
【答案】B
11.奥苏伯尔认为在校学习的儿童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
A. 二级概念
B. 定义概念
C. 概念形成
D. 概念同化
【答案】B
12.( )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
A. 遗传
B. 自然环境
C. 教育
D. 社会环境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