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A. 同化
B. 顺应
C. 图式
D. 平衡
【答案】A
【解析】同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是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而月亮是有生命的是幼儿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后获得的,是同化的过程。因此,答案选A 。
2. 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是(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的学习
C. 行为规范的学习
D. 认知策略的学习
【答案】A
3. 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 )通道提供。
A. 听觉
B. 动觉
C. 触觉
D. 视觉
【答案】D
4. 华生认为最初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的表情和行为。这些就是天生的( )。
A. 怒
B. 怕
C. 喜
D. 爱
【答案】D
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 知识经验
B. 观念和信念
C 道德认识
D. 道德观
【答案】B
6. 小学儿童的品德具有( )特点。
A. 自觉性
B. 一致性
C. 过渡性
D. 关键性
【答案】C
7. 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A. 痕迹衰退说
B. 同化说
C. 干扰说
D. 动机说
【答案】B
8. 学生为获得优良的学业成绩而努力学习,是( )动机的表现。
A. 追求成功的
B. 成就
C. 避免失败的
D. 社交
【答案】B
9. 技能是( )。
A. 对经验的概括
B. 对操作方式的概括和熟练
C. 思维活动的概括
。 )
D. 对陈述性知识的概括
【答案】B
10.学习新信息对己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 前摄干扰
B. 倒摄十扰
C. 消退抑制
D. 超限抑制
【答案】B
二、简答题
11.学习的统觉团形成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对后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1)学习的统觉形成说是赫尔巴特在洛克的“心灵白板”论的基础上,在裴斯塔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直接影响下系统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
①依据统觉学说,教学上应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才能进入学生的意识领域,从而为学生所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观念越多样,观念体系越广泛,新旧知识的结合就越紧密,知识就掌握得越好。
②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就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
a. 明了阶段,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观念,为新旧观念结合作准备;
b. 联合阶段,通过统觉的作用把观念综合起来,使个别的观念形成一般的观念团;
c. 系统阶段,经过联合的阶段后,观念团之间还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联合,使之系统化;
d. 方法阶段,主要任务是学生应通过实际的练习,把系统化的观念与知识应用到“个别情况”中去,以检验是否正确理解了所学知识,能否在各种关系中识别所学知识,以及能否应用所学知识。学生还应根据实际条件,把所学知识重新加以组合,才能真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才能使知识变得更加熟练和牢固。
(2)学习的统觉团形成说对后来学习理论的发展的影响在赫尔巴特的统觉团形成说的基础上,他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又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为广大第一线教师提供了更为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模式。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又将其演变为五步法,即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不仅对德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对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的影响。20世纪初,它曾借道日本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