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林业经济学之《行政管理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答案】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其特点是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它具有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便于控制等优点。其缺点是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理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

2. 绩效性原则

【答案】预算编制的绩效性原则指部门预算应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问效,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中央部门和财政部要将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考评结果分别记入中央部门项目库和财政部项目库,并作为财政部以后年度审批立项的参考依据,以强化对部门预算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和使用效益的考核分析,促使预算资金的安排由“重分配”向‘·雷管弹,,转变。

3. 360度考核法

【答案】360度考核法由直接上级、下级、同事和服务对象对个体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可以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得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4. 行政领导者职位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并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的统‘体。职务和责任是构成行政领导者职位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5. 政府公共关系

【答案】政府公共关系特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管理活动。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一般理论在政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①从静态看,政府公关主要指发生在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行为与状态; ②从动态看,政府公关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 ③从管理角度看,政府公关是一种管理职能。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行为和状态进行管理。

6. 行政人员伦理

【答案】行政人员伦理是指国家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意识、行政道德活动以及行政道德规范现象的总和。行政人员的伦理是公务员的行为规范伦理,它是行政伦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本质特

征由:①主观与客观统一; ②美德与公德统一:③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7. 政府绩效管理

【答案】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强调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形成组织目标,并推动团队和个人达成目标。总的来说,政府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绩效目标、划分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改进绩效等流程构成的行为体系,它既包括对政府绩效创造过程的管理,也包括对政府绩效结果的评估; 既包括对公务员个人的考核,也包括对政府组织绩效的考核。绩效管理活动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是持续提高政府绩效、不断促进管理创新的动因。

8.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答案】(1)市场失灵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预期社会经济目标。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政府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

(2)政府失灵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十预措施不能实现预期的调节市场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政府失灵是主张实行更为彻底的市场经济的基本依据。

(3)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体现了市场和政府在调控经济时的不足。由十政府和市场各自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就决定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

二、简答题

9. 简述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答案】国际社会环境是指一国在与外国或各种国际组织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该国行政系统及其功能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国际关系的发展、重大国际事件、战争与和平、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及共同关心的其他事务。国际社会环境不仅影响国家行政系统的设立、地位的高低,还制约行政系统权力的行使。具体表现为:

(1)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系统的职能、政策及机构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通信工具改进,国际交往频繁,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既互相依赖、合作,又互相排斥、竞争。这种关系,首先必然影响到各国政府的政策、职能,它们之间既要相互接轨,又要相互防范; 进而影响到各国政府行政系统的设置及该组织在政府中的地位。

(2)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机构

战争的爆发,往往会使政府行政系统发生巨变,国家行政系统都围绕战争来运转。如在“二战”期间,美国就设立了战时生产委员会、战时粮食管理局、物价管理局、经济稳定局和战争动员局等10多个战时机构,使国家机器都转到战争轨道上来。

(3)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使各国相应设置了解决问题的职能及机构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国际交往的增加,国际社会出现许多共同问题,如生态环境污染、关税保

护、邮政通信、外层空间开发、禁止贩卖人口、打击国际贩毒,以及救济国际难民等等。为了解决问题,各国都要设立相应的行政系统来管理。

(4)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及机构

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之间为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协商对话、解决纠纷或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依据条约、协议而成立的。它不受任何国家权力的管辖,与主权国家一样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由于国际组织是各国政府依据条约或协议成立的,故缔约国的行政系统在行使职权时,若涉及条约或协议内容,必然受到国际组织的制约。同时,各国政府都设置了与之相应的职能及机构。

(5)国家行政系统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调整,受到规范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所制约

若某一国家的行政系统违反了国际社会的行为准则或国际法,不仅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谴责,还会引起一些国际争端,严重的还会导致战争的爆发。

10.简述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措施。

【答案】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内危及政府职能运行、社会生活和群众利益的重大事件。对政府来说,国内国际社会出现重大纠纷或冲突都可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并非单纯公关意义上的解决之道,它可能表现为政治、经济、社会意义上的应对和处置。公共危机时间的处理步骤如下:

(1)尽快掌握事实真相的全貌

政府公关人员应及时调查分析,迅速了解事件全貌,判断危机事件性质与来源,并尽量弄清:①事故原因、影响程度、发展趋势; ②外界与内部对事件的反应; ③现有的控制和处理措施是否有效等。了解清楚后,政府公关部门应立即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使领导充分了解事实真相与全貌。同时迅速利用有效的传播媒体向公众公布事件真相和政府对事件采取的处理措施,向新闻媒体发出准确、权威信息。

(2)确定对外发言人及统一新闻发布口径

一日_发生紧急事件,政府就会成为新闻界和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为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政府发言人要及时提供真实信息,主动澄清不实的新闻报道和社会传言,向公众报告政府采取的对策、措施和效果。政府公关部门要与新闻界保持紧密联系,必要时也可适当调整和控制信息发布的数量、范围、时机、频率和具体方式,但要注意对信息的控制应是有利于危机事件的及时处理和善后。

(3)加强信息交流,寻求公众支持

危机发生后,各种社会关系空前紧张,政府公关部门必须加强沟通,协调各方关系,如上下级领导机关、各有关业务部门、新闻媒体、意见领袖、受影响公众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以取得谅解和支持。

(4)做好善后处理

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往往非常复杂,需要精心组织。如重大自然灾害、武装暴乱事件等,给公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也给公众造成强烈的心理创伤。这些后果不是马上能够清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