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它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 行政领导者职权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指由法律规定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职权是行政领导者发挥支配性影响力的实质条件。同时,职权还意味着行政领导者必须承担的行为责任,否则就构成失职。因此,职权对行政领导者,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的义务,职权是权利与义务的共同表现。
3. “两上两下”预算程序
【答案】我国预算编制审批程序主要是被称为“两上两下”预算程序,具体内涵包括:①“一上”,支出部门在收到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通知后,对部门下一年度收支进行测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②“一下”,财政部门收到各部门预算后,由职能处室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查,然后将审查意见反馈给各部门。在下达反馈意见的同时,财政部门根据往年预算情况和对未来年度收入预测,给各部门下达支出预算控制数,要求各部门在控制数内修改部门预算。③“二上”,各部门在财政部门下达控制数内重新编制本部门预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查各部门预算后,汇总编制政府顶算。然后,报政府常务会议讨论。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常务会议的意见修改预算,然后报同级党委审查。最后,财政部门将政府预算草案报人大常委会初审。最后,人大常委会初审后形成的政府预算在人人会议召开时提交大会审议通过。④“二下’夕,人大通过预算后,由则政部门批复给各部门,开始预算执行。
4. 行政信息开发
【答案】狭义行政信息开发与狭义行政信息概念相联系,仅指对行政信息内容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信息的生产、表示、搜集、整序、组织、存储、检索、重组、转化、传播、评价、应用等。通过这些环节来提升信息的质量、完善信息服务、方便信息利用、有效挖掘行政信息的潜在和显在价值。
广义行政信息开发与广义行政信息概念相联系,不仅包括狭义信息开发的相关内容和含义,还包括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及信息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养等活动。广义行政信息开发含义,系统考虑了与以信息为核心
的开发活动及其联系紧密的其他社会行为,能揭示行政信息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交叉性。
5. 财政问责
【答案】财政间责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
6. 三T 原则
【答案】“三T ”原则由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即:①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 ②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y); ③尽快提供情况(Tel1 it fast)。具体内容有:①要主动沟通。危机爆发后,要把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以我为主提供情况”,成为信息主要来源,别人的声音便无足轻重。②要充分沟通,提供关十此次事件的全部情况,即最大限度地扼杀谣言滋生的空间,避免在谣言四起的情况下被迫辟谣,陷入被动局面。③要迅速沟通,即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为掌握主动权赢得时间。
7. 行政信息
【答案】行政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对象的状态发展与变化对行政主体有新意义的消息、情报。行政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在依法履行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与保存的信息,以及制作或获取信息的技术、设备、网络、人力资源和信息化管理体制。具体包括:①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行政管理主体为履行职能而采集、加工和使用的各类信息; ②政府部门在办理业务和事项过程中产生与生成的各类信息; ③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各类信息; ④各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行政信息; ⑤与行政信息的制作和获取有关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等信息资源; ⑥信息化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8. 民主行政
【答案】民主行政是指以民主价值观和政治伦理规范作为一切行政价值的基础的理论学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是60年代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理沦在80年代的发展。民主行政理论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民主行政的理论观点概括起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代表和最大限度地表达公共利益。因此,公共行政必须超越党派观点,超越团体利益,始终如一地维护社会公平、公理、公德,维护社会正义。
(2)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国民的实质性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国民参与是保障行政民主的根本途径,而行政民主山于政治与行政的不可分性成为政治民主的必要条件,同时亦是政治民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保行政“主权的委托者”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实现行政为国民服务的最高宗旨。与此相联系,必须实行开放式的政府公共政策议程,大大增强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在防止专业主义或“专家治国”的同时,反对仟何以效率或成本为借口实行行政集权,甚至行政专权。
(4)反对“价值中立”,主张通过积极的公共政策充分而有效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
愿、需求、利益。
二、简答题
9. 办公室管理科学化上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现代行政因其自身性质与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实现科学化的办公室管理。主要包括办公室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1)规范化
办公室管理的规范化,就是要求办公室工作必须按确定的原则、标准和流程进行。目前,办公室管理的规范化首先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①公文撰写规范化。草拟公文,从公文种类、格式到审稿、核稿、签发,要严格遵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提高公文质量。
②公文处理规范化。必须制定公文处理的规范,公文的签收、登记、拟批、阅批、催办、督办到立卷、归档、销毁,都要严格按规定办理。
③会议安排规范化。会议安排的规范化是对会议时间、议题、出席者及审批手续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
④接待工作规范化。各级办公室现在的接待任务越来越繁重,应根据接待对象的级别、来访日的,确定接待规格。如由哪一级领导或部门出面接待,标准如何,都应明确规定,按章接待。
⑤办事程序规范化。办公室管理的程序化,就是将常规工作按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划分成递进步骤,并按规定的步骤办理。制定工作程序目的在于把各种规章制度具体化、步骤化。制定工作程序时不仅要注意工作的先后顺序,而且要把每一个步骤的做法、要求都要规定得清清楚楚。同时,还要注意前后步骤的衔接。
(2)制度化
制度化旨在使办公室工作有章可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关办公室工作的主要规章制度有:
①岗位责任制
在制定岗位责任制时,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都必须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每项工作都要有具体的日标、要求,有时间性的要规定完成的时限,切忌笼统。要尽可能地定出量化目标和要求,以便考核。同时,要制定奖惩办法,依在岗情况,及时给子适当奖罚。是办公室内部明确职责、分工,进行目标管理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制度。②公文处理办法
公文种类繁多,运转环节复杂,有些重要公文,须经数位领导审批,多个部门联合办理,如无一定章法,差错难以避免。因此,办公室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种类、写作格式、呈报、审批手续、编号等有明确规定。使办公文有章可循,公文运转快速而不出差错。
③会议制度
会议是领导者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是领导工作中不可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