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80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假设一辆自行车在美国卖300美元而在英国卖150英镑。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那么美元兑英镑的名义汇率是( )。
A.0.5
B.1
C.2
D.2.5
【答案】A
【解析】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那么人们可以用一辆美国自行车去交换一辆英国自行车。所以300美元乘以名义汇率应该等于150英镑,这样可得1美元可以兑换0.5英镑,名义汇率为0.5
2. 在需求约束均衡条件下( )。
A. 增加AD 和AS 均不会提高国民收入
B. 增加AD 和AS 均可以提高国民收入
C. 增加AD 不会提高国民收入,但增加AS 可以提高国民收入
D. 增加AD 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但增加AS 不会提高国民收入
【答案】D
【解析】需求约束是指造成总需求不足、收入偏低的原因在于需求方面,因此只有增加总需求才能变动收入。
3. 在小型开放经济中,下列哪一种利率等于世界利率? ( )
A. 实际利率
B. 名义利率
C.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D. 取决于汇率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
【答案】A
【解析】投资者考虑的是他们能从投资中得到多少实际购买力,而不是考虑能从投资中获得多少货币单位,所以投资者关心的是实际利率。
4. 如果经济中己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价格管制而使价格没有上涨,那么这时( )。
A. 不存在通货膨胀
B. 存在恶性通货膨胀
C. 存在着真实的通货膨胀
D. 存在着隐蔽性通货膨胀
【答案】D
【解析】隐蔽性通货膨胀是指没有在官方价格指数中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现,常表现为供给不足、生产过程环境保护及安全性不足等社会问题。那么这时它一般在政府监管最高定价时出
5. 政府对不利的供给冲击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结果将是( )。
A. 通货膨胀率和自然失业率都降低
B. 通货膨胀率降低,失业率上升
C.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上升
D.AS 曲线回到原来的位置
【答案】B
【解析】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AD 曲线向左方移动,会导致价格水平下降和产出下降,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产出的下降也同时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
二、论述题
6.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差异何在?
【答案】(1)20世纪初,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提出了交易力一程式,也被称为费雪力一程式。这一力一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费雪认为,假设M 是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P 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 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或。从这个方程看,P 的值取决于M 、V 、T 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不过费雪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 V 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 交易数量T 对产出量通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只有P 和M 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所以P 的值特别取决于M 数量的变化。费雪虽然更多地注意了M 对P 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也就是说,由于MV=PT,则。这说明,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
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缺陷。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他们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的资产。决定人们持有多少货币的因素有很多,如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但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问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有:在等式M d =kPY中,Y 代表总收入,P 代表价格水平,k 代表以货币形式拥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M d 代表名义货币需求。这
。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的动机对货币需求
就是有名的剑桥方程式。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前者为
次数,又代表与收入水平相对应的流通速度,即
方程式是两个意义大体相同的模型。
(3)实际上,两个方程式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②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也有人把费雪方程式称为现金交易说,而把剑桥方程式称为现金余额说。
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 剑桥方程式则是进行微观分析的产物,出于种种经济考虑,货币需求涉及人们对拥有货币的满足程度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价,比如它不能带来收益,这构成了对拥有货币数量的制约,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后者为M=kPY。若把费雪方程式中的,就容易产生这样的看法:费雪方程式和剑桥T 等同于剑桥方程式中的Y ,即把交易商品量等同于收入量,再把V 视作既代表交易货币的流通
三、计算题
7. 设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其中,Y 、N 和K 分别为总产量、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A 为全要素生产率。试推导经济增长的核算方程,并据此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
【答案】(1)推导经济增长的核算方程
根据生产函数Y=AF(N , K},若劳动变动△N 资本变动△K ,技术变动△A ,由微分学的知识以及微观经济学中边际产量的概念可知,产出的变动为:
式中,MP N 和MP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
方程①可以整理为:
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将要素需求量固定在使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要素实际价格的水平上,因此,表达MP N ×N 和MP k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收益,
从而表达式
就是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简称劳动份额,并记其为α。表达式
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简称资本份额,并记其为β。方程②可写为:
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