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高速发展,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公共危机的治理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都将面临公共危机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怎样有效的应对危机发生,怎样做好危机的善后工作,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大背景下,公共危机的治理同样也为我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来看,在危机治理过程中培育和强化公民精神也是多个国家的选择。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公民精神的培育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具体的实践、制度层面还存在不少限制公民精神培育的瓶颈因素。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自以“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精神的培育研究”为题,展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价值。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是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新兴的领域,这个领域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是在传统危机管理研究基础上的拓展和转型,它随着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而迅速发展起来。通过对自然灾害公共危机管理的分析,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体系,促进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从实践层面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但同时我国也正处在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期。近年来,我国的突发事件爆发频繁,自然灾害破坏严重,它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而且性质复杂的趋势,它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公共秩序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我们要有效地应对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并减少公共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害,必须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的管理,这是对人民群众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之后对党和政府的信心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是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的迫切需要,它有利于确保社会的稳定,能有序地推动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论文的主要内容来看,首先,本文依次对国内外关于危机治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并分析了公民精神的内涵、公共危机的内涵、特征及其治理问题。其次,论文在对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机制、体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公民个体素质欠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动意识不强,相关制度缺失,文化氛围不足,组织基础薄弱等。随后,文章系统的考察了美、日两国公共危机治理之中的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以及其对于我国的启示。最后,针对以上问题,论文提出了加强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精神培育的对策和建议。如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公民素质;转变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法律制度,构建制度保障;加强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公民精神培育的良好文化氛围;创新组织模式,巩固公民精神培育的组织基础。
关键词:公共危机,治理,公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