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性应激源

【答案】心理性应激源包括人际关系的冲突、个体的强烈要求或过高的期望、能力不足或认知障碍等。

二、简答题

2. 简述心理护理的目标。

【答案】心理护理的主要目标是施护者在护理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动去影响病人,促使其疾病或适应不良得到改善,具体目标如下:

(1)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了解和分析病人的不同需要是心理护理要达到的首要口标。

(2)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创造一个使病人康复的心理与物质的环境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

(3)消除不良隋绪反应:发现病人的不良情绪,及早采取多种措施是心理护理的关键。

(4)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是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卫生

【答案】心理卫生又称心理健康,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简答题

2. 心理卫生的研究角度有哪几个方面?

【答案】(1)病理学角度: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如脑结构和生理生化方面发生异常,即使心理异常现象较轻微,也可定为异常。大脑无明显结构损害,但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引起大脑功能失调,也可认定有心理异常。

(2)统计学角度:许多在变态心理学看来是属于异常的现象,在正常人身上也会或多或少的有所表现,与心理异常患者之间的差别只是强度上差异而已。用统计学方法,把大多数在统计坐标上分配居中者视为正常,两端者视为异常。

(3)文化学角度: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正常情况下,人与其文化氛围协调一致,否则为异常。但这种标准会随时间的变迁而变化。

一、名词解释

1. 前瞻研究

【答案】前瞻研究是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其目的是预见。

二、简答题

2. 什么是药物依赖?

【答案】药物依赖又称药物成瘾,包括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是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躯体状态,表现为强迫性的、连续或定期使用某药物的行为或其他反应,为的是要体验药物的心理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