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大学文学院612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答案】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 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桠,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杨万里、陆游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之多实在惊人。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杨万里有《诚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陆游有《陆放翁集》传世。
2. 汉乐府
【答案】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深受《诗经》、楚辞的影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语言朴实,表现手法丰富。汉乐府民歌以叙事为主,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在形式上,汉乐府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特别是五言诗,为汉代民间首创,后来经过文人加工,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3. 论语
【答案】《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成书在战国初年,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了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论语》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4. 新乐府运动
【答案】新乐府运动是指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发起的诗歌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
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 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二、填空题
5.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这句话出自《_______》。
【答案】荀子·天论
【解析】出自《荀子·天论》,上句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一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6. 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是陆机和_______。
【答案】潘岳
【解析】潘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试图远离政治纷纭,全性保真而萌生淡泊名利,亲近自然,渴望自由,向往隐逸,享受闲居之乐的高雅情怀。与陆机并称“潘汪陆海”。
7. _______,江清月近人。
【答案】野旷天低树
【解析】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 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 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8. 欧阳修_______的开创了“诗话”这一文学批评新的体裁。
【答案】《六一诗话》
【解析】《六一诗话》,宋欧阳修作,是汉民族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原书只称《诗话》,后人称引时名之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
9. 明代茶陵派的代表是_______。
【答案】李东阳
【解析】李东阳主持文坛数十年之久,其诗文典雅工丽,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又工篆书、隶书。著有《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
三、简答题
10.班固《汉书》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答案】东汉班固站在正统立场上对司马迁的思想倾向予以批评,但又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
精神。他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言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是非颇谬于圣人”恰恰说明司马迁能够独立思考,不以统治者的是非标准为取舍。谓之“实录”,是对司马迁的最高、最中肯的褒扬。司马迁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写成一部实录式的作品,为后代史学家、文学家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1)爱憎分明,借以寄托理想
司马迁在《史记》中爱憎分明,他热情歌颂胸怀大志、在历史上建立不朽功绩、垂名于后世的人,表彰刚正不阿、坚贞高洁、正道直行、有美好品德的人,他也张扬那些仁厚爱人、礼贤下士、虚心纳谏的当权者。与此同时,他无情地暴露和批判那些残暴、自私、虚伪、愚妄的人,特别是具有上述特征的形形色色的统治者及其帮凶。
(2)敢于独立思考,独抒己见
司马迁在对笔下的人物进行褒贬的时候,能够不围于传统观念,不以统治者的是非标准为标准,而是敢于独立思考,独抒己见。例如游侠这种人,在汉代受到朝廷的限制和打击,因为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结交同类,为人抱打不平,经常触犯法律,但司马迁却给游侠立传,对他们给予热情地赞扬。他认为游侠的行为虽不合统治者的“正义”,但他们讲信义、舍己助人而不自傲,其品行有可称道之处。另外,《货殖列传》也表现了司马迁不合于儒学正统的思想。
司马迁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更表现在对天道的怀疑。他由伯夷、叔齐的遭遇而联想到历史上种种不公正的现象。司马迁怀疑天道,实为质问现实,他无情地揭露现实中好人遇祸、坏人得志的不合理现象,其意义不仅在于否定了“天道无亲,恒与善人”的传统观念,而且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造成这一切的统治者。
(3)秉笔直书,忠于史实
司马迁继承了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他敢于真实地记载历史事实,无所畏惧地暴露与批判,特别是敢于暴露当代统治者。一篇《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的事迹,却一点不讲他的文治武功,一篇《酷吏列传》,其中所记的酷吏大都是汉武帝时代的人,文中记载这此人专看皇帝脸色行事,以杀人为快事。此外,司马迁还大力表现汉武帝时期的官吏、贵族一味阿谀奉承、曲学阿世、互相倾轧陷害的种种劣迹,暴露了当时官场和世风的腐败。司马迁敢于大胆地批判当代政治,这在他以后的史官中很少有人能做到。
11.简述辛派词人的艺术特色。
【答案】辛派词人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代表词人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辛派词人的艺术特色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