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外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是______。

【答案】纳吉布·马哈福兹

【解析】纳吉布·马哈福兹是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成就使他成为阿拉伯文学界无可争议的一代宗师。代表作品有《命运的嘲弄》、《阿杜比斯》、《埃伊拜之战》,其中《三部曲》,即《宫间街》、《思慕宫》和《怡心园》,是马哈福兹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阿拉伯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第一部喜剧作品是______。

【答案】《错误的喜剧》。

【解析】1590年,莎士比亚开始戏剧创作。《错误的喜剧》是他的第一部喜剧,创作于1592年。剧中主要写主与仆各是一对面貌和形体都十分相象的孪生兄弟,在海上遇难失散后,同在某异乡城市出现,造成许多误认的可笑情节。剧中还就夫妻关系、亲子之爱、手足之谊进行一些严肃的讨论。

3. 古罗马的诗坛三雄是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维吉尔; 贺拉斯; 奥维德

【解析】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是古罗马时代三位重要的诗人,并称罗马诗坛三雄。维吉尔的代表作是《伊尼特》; 贺拉斯的代表作是《诗艺》; 奥维德的代表作是《变形记》。

4.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是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

【答案】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解析】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百年孤独》是其代表作,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

5. 但丁的《论俗语》

【答案】但丁的《论俗语》是但丁用拉丁文撰写的最早的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其创作目的在于引起知识界对民族语言的注意。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

6. 《驳圣伯夫》

【答案】《驳圣伯夫》是普鲁斯特的一部意识流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性的思辨,为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7.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答案】《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创作的政治讽刺长诗。作者于1843年深秋在离开德国12年后重回祖国的旅行,是创作这首长诗的基础。他认为,德国现存制度是那样腐朽和落后,而反动政府企图用假象、伪善和诡辩来掩盖自己的腐朽,这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般的幻想。诗人用一切生机都已死灭萧条的冬天来象征德国社会的昏睡和停滞,所以“童话”前又冠以“冬天”。海涅在作品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把自己的批判融合在讽刺艺术中,使其称为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

8. 自然派(俄国)

【答案】自然派(俄国)是指俄国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批判封建专制和农奴制度的现实主义作家流派。19世纪30年代,果戈理创作了揭露社会现实黑暗的作品,这些作品被反动文人攻击为“自然派”,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及时地予以了还击,撰文阐述果戈理小说的现实主义价值,指出了“自然派”文学跟人民的关系,捍卫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和斗争性,继承了这一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就被称为“自然派”。他们极力忠实地描写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在体裁上,他们多采用叙事文学形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俄国社会现实。代表作家有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三、简答题

9. 悲剧的基本特征。

【答案】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都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作品的基本内容,其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的基本特征有:

(1)悲剧必须有悲惨的结局,不能以大团圆收场。悲剧主人公必须最终遭到毁灭。毁灭不等于死亡。

(2)悲剧主人公在根本上必须是无辜的受害者。如《李尔王》中的小女儿,在胜利前夕死去,这属于典型的根本上无辜的受害者。

(3)悲剧主人公往往是崇高的英雄人物。悲剧人物往往是对人生执著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和非凡的生存意志。

(4)悲剧感是一种以痛感形式出现的快感。

(5)悲剧来源于人的有限性和盲目的命运。

(6)悲剧体现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精神。

朱光潜认为,一个民族必须深刻,才能认识人性悲剧性的一面,又必须坚强,才能忍受。中国的悲剧文化远不如西方悲剧文化体系发达,尼采晚期对于悲剧的观点就是“悲剧是对人生最大的肯定”。总之,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鲁迅先生就曾对悲剧有过这样的点评: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0.如何评价《高老头》描写的父爱?

【答案】对《高老头》描写的父爱的评价:

(1)本能的带着情欲的父爱

小说中的高老头将全部的生命都倾注到两个女儿身上。高老头的妻子死后,不少人要把女儿嫁给他,他都拒绝了,而是把所有的爱一下子倾泻到女儿身上,疼爱两个女儿的感情发展到了荒谬的程度。高老头把全部的希望和感情寄托在女儿身上,并以满足女儿的欲望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而两个女儿信奉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攀附权贵和获取金钱是她们的人生哲学。高老头的这种父爱是崇高的真诚的,出于为父者的本性,是受本能所驱使的,带有一种情欲的。然而,这种“崇高的父爱”却得不到好报。高老头病危期间,盼望看到两个女儿,可她们始终不来。就这样,高老头成了情欲的牺牲品。

(2)无原则的缺乏理性的父爱

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爱是崇高的真诚的,但同时又是无原则的缺乏理性的。他的两个女儿从小就娇生惯养,从小就给她们灌输资产阶级吃喝玩乐的人生观。但不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波旁王朝复辟,贵族重新得势。这样,高老头这个面条商人被上流社会认为是不光彩的不受欢迎的人,他也成了两个女婿的心病。尽管如此,两个女儿明明知道父亲己被榨干了,但为了情人的债务,竟算计老父亲赖以活命的最后一笔存款,为了一件金银铺绣的舞衫,竟逼得父亲卖掉最后的餐具,明明知道父亲快咽气了,女儿心中盘算的却是如何到巴黎名门贵胃的舞会上去出风头。

(3)庸俗的卑微低贱的父爱

高老头是个庸俗的人,他的父爱也是庸俗卑下的。当他知道拉斯蒂涅爱上自己的小女儿但斐纳后,不但不生气,还极力鼓动拉斯蒂涅去追求自己的女儿。为了满足女儿的情欲,高老头竟去掉父辈的尊严,置伦理道德于不顾,殷勤地为她们忙碌。高老头的庸俗卑微低贱来源于他的爱,来源于他失去理智的爱。高老头这样爱着女儿,可女儿并不爱他,直到他死去,女儿女婿都不肯给他送葬,只派了辆空车去送灵。这哪里还有丝毫的亲情,真是莫大的讽刺。

11.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有何成就?

【答案】欧洲中世纪文学按其性质分类,主要包括教会文学、英雄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其中,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的成就主要有:

(1)英雄史诗的成就

“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主要反映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表现主人公忠君爱国和笃信宗教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