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4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24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35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48

一、填空题

1. 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的剧作家是______。

【答案】索福克勒斯

【解析】索福克勒斯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共写了123部悲剧和滑稽剧。但其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即《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其中,《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才能。

2. 代表泰戈尔诗歌方面成就的作品是______。

【答案】《吉檀迎利》。

【解析】泰戈尔的《吉檀迎利》中描写对印度神的尊崇,用隐秘华美的语言对身形对人生自然的诗意描绘,他凭借《吉檀迎利》以及用美丽英文翻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 创作短篇小说《一个文官的死》的作家是______。

【答案】契诃夫。

【解析】《一个文官的死》是契诃夫于1883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小说通过切尔维亚科夫这样的小人物,让人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上小人物的奴性心理。

4.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______作家在《______》中塑造出来的。

【答案】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解析】“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二、名词解释

5. 湖畔派

【答案】湖畔派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英国流行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流派。即由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诗作是《丁登寺》。柯勒律治

的代表作是《古舟了咏》,充满神秘怪诞色彩。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诌媚英国王室之作。

6. 托尔斯泰主义

【答案】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也是托尔斯泰主义最深刻的形象体现。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忏悔和灵魂自救是托尔斯泰主义“到的自我完善”的体现。

7. “心灵辩证法”

【答案】“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描写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演变成为另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每一次反思,几乎都是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全过程的细腻展示。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者塑造精神探索型的人物形象。

8. “为艺术而艺术”

【答案】“为艺术而艺术”是一种美学观点。德国古典美学深奥的思辨性与晦涩的语言,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备感艰难,而“为艺术而艺术”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此。它汲取了德国美学的要义与精髓,又除去其繁琐的细节,以精炼的法语铸造成一句响亮的口号,成为法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一面醒目的旗帜。“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创作的目的在于自身,宣布艺术脱离政治,脱离社会需要和教育任务。这种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客观意义都是各不相同的:有时是对某些流派的“功利主义”的反驳,或是对企图驾驭艺术的政权的抗拒。在这种情况下维护“为艺术而艺术”就是保护艺术免受敌对力量的损害,坚持艺术的美学特性和它的独立性。但是把艺术家与社会的分离作为“为艺术而艺术”产生的普遍根源,必然导致脱离生活。它最后必然为新的思潮所淹没。

三、简答题

9. 简述《毛猿》的现代主义特点。

【答案】《毛猿》是美国著名作家奥尼尔的主要作品,掐写了一个名叫杨克的邮船锅炉工的悲剧人生。人的异化、追求及精神幻灭是这部作品的主题,其现代主义特点表现为:

(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扬克是美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代表,他的遭遇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扬克开始时自以为了不起地自我肯定,是建筑在一种自我误解之上。他误认为自己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力量的代表,因而否定资产阶级,也否定“社会主义的救世军”。其实真正代表资本主义

物质力量的是资产阶级。扬克作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除了被奴役被支配,创造财富供他人享乐外,在现代西方社会根本无立足之地,他等于甚至低于毛猿。通过杨克的悲剧,揭示了现存资本主义的不合理,人的卑贱,作品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2)揭示人类在现代社会遭遇的异化

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虽在征服自然界方面卓见成效,却又为人造自然所困扼。人更大程度地丧失了自我支配能力,人被异化成了物的奴隶,成了非人、机器:财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则异化为统治人、与人敌对的力量。剧中,扬克及工人们机械地工作着,处于领导地位的资产阶级也是木偶般地动作着。人与人之间疏远、隔膜,相互对立。人孤独而空虚。人与大自然失去了昔目的和谐,又陷于新的不安宁中。这就是现代人,就是他们的可悲境遇。作者将扬克等人的处境扩展为人类的普遍生存状态,展示出作者关注整个人类命运的宏大气魄。扬克的悲剧,揭示了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人在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日益深重的精神危机。

(3)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

这部作品又是一出象征主义戏剧。贯穿全剧的毛猿是人的象征。剧本一开始,出现在读者眼前的工人,个个都是长臂,小眼,眼露凶光,低而后削的额头,毛茸茸的胸脯,且力大无穷,极像人猿,扬克是他们的代表。在静下来思考问题时,扬克的外形“恰像罗丹的《沉思者》”。而在最后一场中,笼子里蹲着的大猩猩的姿势也很像罗丹的《沉思者》。扬克、沉思者和毛猿,这一组形象融合一体。

毛猿就是现代人,现代人一如古代毛猿,皆为环境所困。与毛猿密切相关的是剧中系列的笼子意象。邮船的前舱是“被白色钢铁禁锢的一条船腹中的一个压缩的空间。一排排的铺位和支承着它们的立柱互相交叉,像一只笼子的钢铁结构,天花板压在人们的头上。他们不能站直”。除笼子般的船舱外,还有监狱里关人及动物园里关兽的笼子,而在世界产联工人协会那一场里,密集的建筑物包围着窄窄的街道,人的整个生存空间也像个笼子,即笼子就是现代人生活环境的象征,扬克正是穿梭于这些笼子之间。笼子是钢铁所造,钢铁正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全剧是人类陷于资本主义文明的困境中,又渴望摆脱困境的象征。

10.哈姆莱特是怎样一个形象?

【答案】《哈姆莱特》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哈姆莱特是该剧的主人公,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塑造的一位性格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1)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人文主义理想和严峻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①他身为王子,却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

哈姆莱特以人为中心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他认为“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世界是美好的花园”; 他才艺出众,被视为“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 他对特朋友以诚相待,平等对待霍拉旭。这些思想和观念都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

②其性格呈现出发展和不断丰富的特征

现实挫败了哈姆莱特的美好认识,他从快乐的王子变为忧郁的王子。父亲蹊跷离世,母亲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