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说文五翼》研究

关键词:《說文五翼》,王煦,清代,說文學

  摘要

《說文五翼》是清代學者王煦所著的一部小學著作,由《證音》二卷、《詁義》二卷、《去復》一卷、《補逸》一卷、《檢字》二卷共五部分組成。全書共證音80字,詁義114字,補逸字115個,刪重文36個。王煦生活於乾嘉時期,致力於《周禮》、《儀禮》、《春秋》三傳以及《史記》、《漢書》等的研讀,勤于經學,精研文字訓詁。所著《說文五翼》體例完備,徵引詳瞻。該書較《說文》四大家之《說文解字注》、《說文解字約注》、《說文通訓定聲》等成書早,但被後起之書所淹沒,在後世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至今未見研究《說文五翼》的專著或論文。鑒於此,本論文擬對《說文五翼》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對其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為清代學術史,尤其是文字學斷代史提供一份可靠的材料。本論文以清代王煦的《說文五翼》為研究對象,對全書條目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考證王煦對於《說文》研究的成就與不足,審視《說文五翼》一書在清代《說文》學的價值和地位。論文的研究內容包括《說文五翼》的作者、成書及版本,對大徐本《說文》的批評與考證,所反映的文字學思想以及該書的成就與不足。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一節介紹王煦生平及著作,第二節介紹《說文五翼》的成書及版本流傳,第三節介紹本文研究《說文五翼》的意義與方法。第二章《說文五翼》的內容。分五節。第一節講該書總體的宗旨,即為校訂《說文》而作。第二節證音。分為糾正形聲誤為會意例、糾正形聲誤為省聲例、解釋非聲或未詳例、會意誤為省聲者、聲符錯誤者五個部分。第三節詁義。王煦尊崇許慎,對於二徐擅改的省聲字、形聲字多斥為不合六書。對於一些形體譌變或分化的字,也用六書理論加以闡釋,并追溯譌变的时间。探究異文字际关系,力圖梳理出個別漢字字形演變的脈絡。第四節為拾遺。王煦详考《说文》体例,并參檢《字林》、《玉篇》、《廣韻》等字書,最后将真正为逸字者吸收到《拾遺》当中。《拾遺》一卷,據許書說解補逸字一百一十五文。主要據《說文》敘言與注語補。第五節去復。因为後人在傳抄中的誤改或誤增,《說文》產生很多重出字,許書重出之字,大徐标出18个,王煦摘錄書中,又举其脱漏未标者列出19例。第六節索引。整理因重文或歸部不當而見於他部者,體例有三:一為“某在某部”;二是“某在某部某下”;三是“某在某部下”。第三章《說文五翼》考證古音方法與術語。第一節長言、短言。王煦所講的長言、短言,是指非入聲與入聲的區別。第二節一聲之轉。“聲”指聲紐, 聲之相通即聲紐之相通。第三節通轉。王煦所說的“通轉”,泛指元音相同但韻尾部位不同的韻部之間的語音變化。第四節音義幷通。王煦既明古音,且重证据,因而很好地利用了聲訓這一方法,解决同音替代问题,排除通假造成的形、義分离现象,求得本字,提出一些精到的見解。第四章結語。第一節講《說文五翼》的成就,主要有方法科學、徵引宏富,對古音考證精當兩個方面。第二節講《說文五翼》的不足,主要有不明假借與同源、過分拘泥于許慎、對一些字的形體分析有誤三個方面。第三節講了《說文五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