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教育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网络课程也成为了高等教育实施网络教育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网络课程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自主学习,另一种是教师面授与自主学习结合的形式。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按照教育部规定,对其培养方式采取第二种方式,即面授与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相结合,面授阶段只是短暂的半个月,笔者未做研究,这里主要研究网络课程自主学习阶段。
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自主的学习,而是在辅导教师参与下进行的自主学习。本研究试图在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网络课程自主学习过程中设计相关的导学策略,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学习,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适应能力,同时提高其自治能力,逐渐的从“他主”的学习过渡到完全的“自主”学习。
研究以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金字塔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在分析了国内外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导学的研究现状后,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环境、研究对象等设计了《网络课程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和《网络课程导学需求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随之,在对学生的导学需求进行分析后,从网络课程平台层面和辅导教师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导学策略;最后,对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导学策略进行了应用,分析了实践效果,并总结了本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本研究的结论是:从总体上看,学生对辅导教师在《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课程中实施的导学策略大多持认同态度。辅导教师导学策略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然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其他维度“归因、认知策略以及元认知策略”方面的能力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辅导教师导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没有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提醒了辅导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归因的引导,正确客观的归因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必不可少,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的提高。但是导学策略在其它课程中是否适用以及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共包括五个部分:
第1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2部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导学的研究现状。
第3部分对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导学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首先设计了调查所要用到的问卷,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最终确定了本研究所用到的两份问卷:网络课程导学需求问卷的引导、指导、辅导、督导和疏导的五个方面相关题项;网络课程自主学习能力问卷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五个维度的相关题项;其次简要介绍了本研究所依托的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并对学习者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导学需求问卷分析学生的导学需求,针对导学需求从课程平台层面和辅导教师层面提出了导学策略,并且对辅导教师层面的导学策略进行了应用。
第4部分主要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学生实验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化情况、学习成绩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以验证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导学策略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导学策略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其它维度的能力没有显著性变化,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也未发生显著性差异。
第5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包括总结反思、创新点、论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