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戏剧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之艺术概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劳动说

【答案】劳动说是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家中广为流传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俄国普列汉诺夫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引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例如集体劳动中产生“节奏”和节奏感,节奏又促成音乐、舞蹈等艺术类型的发生。

2. 抽象

【答案】抽象是指在思维中抽取事物的本质、规律而扬弃具体的现象和感性形式,是理论体系上的“抽象”而不是抽象艺术的“抽象”。“抽象艺术”作为一种风格和流派是为了与历史上的再现性、描绘性艺术有所区别,实际上都是具有视觉形式的艺术形象。“抽象”是指对作品的形状、颜色等作概括化、几何化、主观化处理的方法或结果。

3. 综艺脱口秀

【答案】综艺脱口秀是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脱口秀”一词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音译而来的,“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Tonight show 》。脱口秀节目一般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于2004年在东方卫视播出,其余著名的综艺脱口秀节目有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天津卫视《今夜有戏》等。

4. 语言艺术

【答案】语言艺术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为语言艺术。

5. 摄影艺术

【答案】摄影艺术是摄影师以摄影为手段,根据创作构思把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以之来反映社会生活或者自然景象,并表达作者主观情感的一门造型艺术。

6. 戏剧的“三一律”模式

【答案】“三一律”是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则,指戏剧的故事情节、时间、地点三者必须完整单一,每剧限写发生在一天之内、同一地点的单一情节的故事。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莫里哀。这种规则有利于剧作情节简练集中,但作为清规戒律,却束缚了戏剧的发展。18世纪以后,三一律逐步被打破。

7. 罗伯特·温图利Robert Venturi

【答案】罗伯特·温图利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家,他是奠定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基础的第一人,著有《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1969年,针对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则多”的设计原则,罗伯特·温图利在论文中提出了“少则烦”的设计原则,从形式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提出挑战,并阐明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形式宣言。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温图利一方面高度评价了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提高; 另一方面,他公开提出“现代主义已经死亡”。他认为真正左右美国建筑和设计的是商业力量和市场力量,是代表了对于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不满的整整一带设计师的心声的呐喊。

8. 模仿说

【答案】模仿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模仿说”的重要代表。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因此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也是真实的,而且是更高的真实。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的模仿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艺术表现的事物比生活中原来的事物更理想、更美。这对后来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特别是艺术实践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莱奥纳尔多、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9. 精神分析学

【答案】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它是用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方法来研究人的无意识的理论和科学,主要包括无意识沦、本能论、泛性论、梦论、人格论等。精神分析学美学是在运用精神分析学的基本观点来解释美和艺术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最基本的美学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与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与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和深层动因。创始人为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一弗洛伊德,代表人物还有荣格、阿德勒等,该学派用无意识、泛性欲主义和梦幻来解释文艺和审美现象,把艺术看成是性欲的转移和升华。

10.戏剧

【答案】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其特点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在中国,戏剧是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的总称; 而在西方,戏剧仅指话剧。世界各国戏剧都由古代的歌舞演变而来,逐渐发展成由文学、美术、音乐、表演等多种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构成戏剧性,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规劝的目的,并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

二、简答题

11.结合第一章的有关内容,试论艺术美。

【答案】(1)艺术美的根源

①艺术美是现实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就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而言,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现实美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现实事物的美,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深化和升华,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②现实生活是艺术作品艺术美的源泉

现实生活是人类社会多种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等等)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现实整体。从价值上来说,它既包含着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从时间上来说,就是它的当代性,即包含着过去和未来时间维度的当代性。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当代性。现实生活的当代性是它有着自己历史时期的根本问题、主要趋势和特殊矛盾。

③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来自自然界的美

印象派美术作品中的光与色,中国山水画中意境的特定美感都是艺术家们研究自然,“外师造化”,“行万里路”的结果。所以,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来自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的物化形态。

(2)艺术美的条件

①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艺术作品艺术美的必要条件

美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完整的,其内容与形式必须是和谐的、统一的。内容与形式的任何不协调、不适应以至相分裂,都会破坏艺术作品的完整,当然更谈不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②作品的意蕴、意境、风格与格调

一件艺术作品若能创造出一种意境,也就是能够描绘出现实的活生生的情景,做到情景交融,就会有一定吸引人的力量; 而若能创造出一种风格,也就是能够表现出与独特的意境相应的气派,就能加深欣赏者的印象和感动,这样的作品就具备了艺术美的条件。

③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

真是艺术美的基础,善是艺术美的前提。一切创造了艺术美的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艺术家真挚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的善。

(3)艺术美的特征

①艺术美高于现实美

艺术美不是复制现实的原本状态,而是在艺术美中注入了艺术家的理想和愿望,从而使它在思想上具有导向性,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深化和升华,是美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