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15心理学基础(学校自命题)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标准误差
【答案】标准误差指描述样本均值对总体期望值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指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误差,即随机抽样误差分布的标准差。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的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公式为:式中为总体标准差,N 为样本的大小。标准误差是具体描述样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的。标准误误愈大,抽样误差愈大,则样本平均数越不可靠;反之,标准误差越小,表明样本误差愈小,样本平均数越可靠。
2. 差异系数
【答案】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用CV 来表示,为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在对不同样本的观测结果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常常遇到下述情况:两个或多个样本所测的特质不同。如何比较其离散程度?即使使用的是同一种观测工具,但样本的水平相差较大时,如何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这时需要运用相对差异量进行比较。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是:(S 为某样本的标准差,M 为该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系数在心理与教育研宄中常常应用于同一对象的不同领域或同一领域的不同对象。
3. 古典概率
【答案】古典概率也叫先验概率,是指在特殊情况下直接计算的比值。计算方法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等于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 与基本事件总数N 之比。古典概率是最简单的随机现象的概率计算,建立在这样几个特定条件上的,即:事件的互斥性、事件的等概率性以及事件组的完备性。
4. 频率
【答案】频率(frequency )①亦称“相对频数”。某随机事件A , 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次数n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亦称事件A 发生的频率。记为其值介于0〜1之间。事件的频率越大,说明它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一个事件的频率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与总次数N 有关,且即使再重复N 次试验,次数n 也可能不同。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具有稳定性,即当试验次数N 无限增大时,频率F 会在某个固定值上下波动,而且偏差越来越小。②简谐振动基本物理量。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在数学关系上频率是物体振动周期的倒数。
二、单项选择题
5. 测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6. 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87.5,S=10, 问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
A. 差异显著
B. 该校学生计算能力高于全区
C. 差异不显著
D. 该校学生计算能力低于全区
【答案】C
7. 减小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可行的方法之一是( )。
A. 严格执行随机抽样
B. 增大样本容量
C. 设立对照
D. 选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个体
【答案】B
8. 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一个增大另一个也增大,一个减小另一个也减小,变化方向一致,这叫做两变量之间有( )。
A. 负相关
B. 正相关
C. 完全相关
D. 零相关
【答案】B
9. 在一次试验中,若事件B 的发生不受事件A 发生的影响,则称A 、B 两事件为( )。
A. 不影响事件
B. 相容事件
C. 不相容事件
D. 独立事件
【答案】D
10.组内效应也被称为( )。
A. 因素效应
B. 误差效应
C. 系统效应
D. 区组效应
【答案】B
11.在匹配度检验中,检验的是( )。
A. 看观察次数和后验期望次数是否相同
B. 观察次数和由观察比率得来的期望次数之间的差异
C. 看是否数据准确地估计了所选的统计模型
D. 观察次数和由先验比率或分布得来的期望次数之间的差异
【答案】D
12.检验一个因素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数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接近,这种
A. 配合度检验
B. 独立性检验
C. 同质性检验
D. 符号检验
【答案】A
13.在假设检验中,a 取值越大,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
A. 越高
B. 越低
C. 越明显
D. 越不明显
【答案】B
检验是( )。
三、简答题
14.正态分布的特征是什么,统计检验中为什么经常要将正态分布转化成标准正态分布?
【答案】正态分布也称常态分布或常态分配。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描述正态分布曲线的一般方程为:
式中:是圆周率3.1415…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