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892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特征?
【答案】(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①生产专业化
由农业生产专业化带动形成的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群、农产品商品基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稳固的基石出。
②企业规模化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效率是通过大生产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的农户和企业其生产要素的组成比例要匹配,要避免或减少某种生产要素的不足或浪费,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③经营一体化
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
④服务社会化
将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服务统一起来,形成综合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者一般只从事一项或几项农业生产作业,而其他工作均有综合体提供的服务来完成,使得农业的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都得到了提高。
2.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并加以阐述。
【答案】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
(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不同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不同程度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决定产业结构的发展进程。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
(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就是生产的导向,也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来安排农业生产,可以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较为顺利地进入到流通和消费领域,并实现其价值增值。人们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农业产业结构保持了多样性。
(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地理环境中一系列资源的组成特点、时空分布及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了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决定了产业结构模式在地域上的差异性。
(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没有农业劳动力的参与和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可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的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
(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资金的配置和增长速度。
(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
①科学技术为提高农业各产业生产要素的功能和协作程度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②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了旧有农业产业部门的改造和新产业部门的建立;
③科技进步促使农业产业新格局的实现。
(7)农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环境政策等,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 流通与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含义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含义
流通起到缩短生产和消费距离的作用,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流通过程是由“三流”组成的,即商流、物流和信息流。
①商流是指商品所有权和货币所有权的转移,是商品价值不断被实现的运动过程。包括交易过程中的看货、洽谈、签约、成交、结算等业务内容。通过商流形成交易,卖主的商品所有权转移到买主手中,而买主手中的货币转移到了卖主手中。
②物流是指商品实体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空间位置移动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包括运输、流通加工、仓储等业务内容。
③信息流是指与交易有关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的搜集、处理和传递的运动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传递、使用等。信息流产生于商流和物流活动中,是知识和行情的传递载体,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服务。
(2)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关系
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实现商流目的的手段,是流通的基础业务活动。信息流反映商流和物流的运动过程,对商流和物流活动起指导和控制作用,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二者之间,信息流是导向,商流是前提,物流是基础。一方面,信息
流既制约商流,又制约物流,并且将商流和物流联系起来,完成商品流通全过程; 另一方面,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推动流通过程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以信息流为媒介,通过商流实现商品的价值,通过物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4. 试分析农产品交易费用、交易特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影响。
【答案】(1)农产品交易费用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交易费用是指使用价格体系时所发生的发现相对价格、进行谈判、签订契约、实施监督、设立解决纠纷的安排等费用。
企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市场交易费用的推力和企业组织成本的阻力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
“市场失灵”一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时,小确定性越高,市场交易费用也就越高,企业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推力也就越大。
“企业失灵”一一由于经营者能力有限,很难把所有的复杂活动都放在同一企业内部进行,或者由于管理效率低下,企业内部组织成本过高,导致企业运作的低效率。
市场失灵时促使人们通过建立企业来降低交易费用,而企业失灵时则促使人们通过市场交易来降低经营成本。
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的形成的条件是组织费用低于交易费用。合同制的组织形式的形成条件是合同制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利益协调机制足以促使它的运行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
(2)农产品交易特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①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指人类的行为常处于合理欲望和有限制的条件之间,人们在收集、储存和加工处理更为准确地达到目的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方面,其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当有限理性与不确定性或复杂的环境相结合时,就会使交易费用大大增加。农业龙头企业的理性会高于农户,但也是有限的。
通过合同制或一体化经营,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减少农户有限理性的约束,但由于农业龙头企业的有限理性所导致的经营失败也会株连到农户。
②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
人们追求自身利益一方面是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标加以筛选和扭曲,如说谎、欺骗等; 另一方面是违背对未来行动的承诺。
机会主义是以有限理性为前提的,由十人的理性有限,他不可能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一览无余。
市场经济当中机会主义的盛行使农户和企业都有通过合同或一体化等组织形式来减少或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强烈愿望。
③资产专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