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泾干中学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
高 颖
摘要:长期以来,学校使用的都是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在新世纪伊始,国家开始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然而对于校本课程,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引入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先进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发展和创建学校特色和师生个性,通过对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框架的分析,在掌握了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对泾干中学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研究。
实验研究于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6年3月至2006年4月,主要工作包括:建立组织,成立泾干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委员会;现状分析,包括需求评估、资源调查和问题反思等环节;目标拟定等内容。第二阶段,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编写与审议《探索性实验》课程纲要,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有关量表。《探索性实验》主要内容共7讲,包括:小麦田中杂草种群密度的调查,泾干湖公园植物调查,土壤表层微生物的培养,模拟酸雨对黄瓜幼苗的影响,参观养殖场,冬青的扦插繁殖,学习总结。第三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选取泾干中学2008级7,8两个自然班为实验班,9,10两个班为平行对照班,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对进行的评价没有采用标准化的测验,而是注重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比较,采取的是学生自己与小组,教师或某个“中间人”相结合的多元评价。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获得了如下的实验结果:一、编写了基本符合新课改要求的生物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二、学生的个人素质与科学素养得到较为长足的发展;三、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师的成熟与成长,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四、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模式、开发的条件以及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最终得到如下结论: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改进;有助于教育决策的民主化;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对以下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要求教师建立动态的生成型课堂教学意识;在课堂教学的目标上要实现的几个转变;在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注意的问题;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要处理好的几件事;以及目前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教学实验具有以下明显的突出特征:一、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张扬;二、科学评价,注重成效;三、从始至终,渗透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为迎接新课改的到来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四、这次教学实验也是一次对该校课程资源较为深刻、全面、规范的挖掘。
关键词:泾干中学;校本课程;生物;开发; 探索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