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计算机辅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英语课堂,高中英语,语言学习,语言教学

  摘要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简称CALL)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首先由美国IBM公司提出,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基于行为主义的CALL,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CALL,以及综合理论汇聚的CALL。在中国,CALL的研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逐渐完善并且进入了学校实践阶段。随着近三十年来中国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的集中研究与发展,CALL所必须的软硬件条件也相应得到了建立与完善。然而基于国内外的现状来看,关于CALL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仍存在局限性:其研究客体大多处于大学或以上语言学习级别内,而对于高中英语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则较为缺乏。
本篇论文的目的在于探讨高中英语实践教学过程中CALL所带来的影响。本文采取定量的个案研究法,对一所高中学校进行实验研究。该研究是通过学生对CALL这种新型教学法在应用及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兴趣程度及评价,以及CALL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做为基础从而综合评估其效力。
本文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第二章介绍CALL的理论基础,包括定义、CALL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并且阐述了CALL的心理学渊源;第三章则是本文的实验部分,阐述了实验的假说、需要的材料及设备、所需的软硬件条件、以及预先必备的教学方案;另外本章还介绍了CALL实践过程中关键的三个等级;第四章则包含了作者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并分析其数据构成,实验的结果将用来证实本研究假说的有效性:若假说成立本文将会为未来的实践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若假所不成立本文则会试图解释阻碍CALL成功实施的可能性与其潜在困难;本章同时还提到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变量,并指出在CALL实施过程中,由于这些变量已经或者可能导致的影响从而不可忽视它们的作用;第五章则是文章的结论,阐述了本文的成果,CALL对学生与教师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及本实验研究的局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