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623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

【答案】成为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其必须具备四种关键知识与能力,即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视角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

(1)国际商务知识

国际商务知识至少包含三层含义:

①对管理者所负责的所有国家或地区的一般环境因素的深入了解,如政治、法律、文化、经济、历史等;

②对管理者所负责的业务的任务环境因素的深入理解,如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销售商等;

③深入理解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对市场和商朴活动的影响,并能够有效地开展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文化适应能力

文化适应能力也是管理者处理压力能力的一种。不同文化会产生管理上的各种压力,这要求管理者能够学习和理解不同或陌生文化的特点和性质,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些文化的要求。

(3)视角转换能力

包括:有良好的倾听能力,有了解不同看法的意愿,认识到其他人对事物是或者应该是什么样的看法与己不同,愿意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并且承认自己的视野是有限的。

(4)创新能力掌握足够的国际商务知识,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的文化期望,能够从不同文化价值结构去理解事物,作为一位全球化管理者来说,这些都是为了创造出新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创造新事物正是一位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的本质所在。

2. 论述什么是非正式组织,其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正式组织中的某些小群体成员,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或者在性格、业余爱好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被其他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形成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感情和融洽为主要标准,有不成文的行为规则; 带头人无正式权力,是自然领袖,在团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维系非正式组织的主要是接受与欢迎、孤立与排斥等感情上的因素。

(1)非正式组织的优点

①作为一个群体组织,能为成员提供满足感,最主要的是满足成员心理卜的需求。组织内的成员有各种需求,有的是通过工作获得满足,有的是通过团体内成员之间感情上的交流、相互信

仟、相互谅解、共同奋斗而满足的。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为基础的,相互尊重,自由沟违,给组织成员带来归属感、地位感、自尊等。

②非正式组织混合在正式组织中,容易促进工作的完成。当职工属于某一非正式组织时就能够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就能给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良好的作用; 相反,如果职工不属于任何非正式组织时离心力就相当严重。

③增进信息沟通的作用。利用非正式组织进行信息沟通己经成为当代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管理者对某项计划的实施还没有确定时,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透露信息,了解人们对该项计划的反映,非正式组织对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反映比较客观,不会因为害怕权威而改变自己的观点。非正式组织往往会传达基层职工的观念、态度以及工作执行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上层领导了解组织内各部分的真实情况。可以获得许多在组织内无法获得的情报、消息。

④正式组织的管理者可以利用非正式组织来弥补成员间的能力与成就的差异。具有扩大“无差别圈”的作用,确保管理人员权力的有效性,通过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与气氛来获得组织的稳定。在一般情况下,非正式组织也会形成自己的规范,如果成员不遵从这些规范,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就会不赞同,以群体本身的吸引力来促进成员的服从。因此,非正式团体具有控制成员顺从的力量,因而可以获得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可以运用非正式组织来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通过非正式组织传递信息的作用,让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有更深刻的理解,产生认同感和协作意愿,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非正式组织的缺点

①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有些人虽然有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但非正式组织一致性的要求可能不允许冒尖,从而使个人才智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组织的贡献不能增加,这样便会影响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

②非正式组织的压力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这并不是因为所有非正式组织的成员都不希望改革,而是因为大部分人害怕变革会改变非正式组织赖以生存的正式组织的结构,从而威胁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 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根据美国学者波特的研究,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如图7-1所示。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也会随着这种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公司的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使公司在行业内进行恰当定位,从而最有效地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并影响它们朝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变化。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状态取决于如下因素:①现有竞争者的力量和数量; ②产业增长速度; ③固定或库存成本:④产品特色或转移购买成本:⑤生产能力增加状况; ⑥竞争对手类型; ⑦战略利益相关性; ⑧退出成本。

图 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

(2)潜在入侵者。某一行业被入侵的威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行业的进入障碍。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主要有:①规模经济; ②产品差别化; ③转移购买成本; ④资本需求; ⑤在位优势; ⑥政府政策。

(3)替代品生产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判断哪些产品是替代品和判断哪些替代品可能对本企业经营构成威胁。

(4)买力一的讨价还价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①买力一是否大批量或集中购买; ②买方这一业务在其购买额中的份额大小; ③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价格合理的替代品; ④买方面临的购买转移成本的大小; ⑤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是否是买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投入; ⑥买方是否有“后向一体化”的策略; ⑦买方行业获利状况; ⑧买方对产品是台具有充分信息。

(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①要素供应方行业的集中化程度; ②要素替代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③本行业是否是供方集团的主要客户; ④要素是否为该企业的主要投入资源; ⑤要素是否存在差别化或其转移成本是否低; ⑥要素供应者是否采取“前向一体化”的威胁。

4. 阐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并具体分析霍桑试验以及人际关系学说对管理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梅奥是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

(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生产效率就越高。高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

(2)霍桑试验以及人际关系学说对占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