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T02政治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传统主义政治学

【答案】传统主义政治学是相对于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而言的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理论学说的总称。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学科创立时期政治学研究的方向。

①传统主义政治学无统一的思想体系,存在着不同派别与看法。主要有国家学派和过程学派。 a. 以美国学者J.W. 伯吉斯、W.F. 威洛比等为代表的法理主义国家学派以提供研究国家的系统知识为目的。国家学派把国家理解为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因而,研究的对象仅限于正式的法律机构和‘言方颁布的法律文件

b. 英国学者W. 白哲特和美国学者T.W. 威尔逊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过程学派强调政治学应由法律文本的研究转向政治现实的研究,政治学家不能囿十历史资料和事件的记录分析,也不能局限于官方正式的法律形态与机构,还要进一步研究非正式或非法律过程对国家及政治的影响。

②传统主义政治学的共同的特征在于:

a. 在研究的对象上,以国家为主题,将政治学等同于国家学。美国早期政治学家J.N. 加纳就认为政治学从头至尾是研究国家的科学,包括研究国家的起源、性质、分类,政府的结构及类型,宪法的条文及类别,重点是研究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比较。

b.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政治哲理和政治历史的分析。具体方法有历史研究法、规范研究法、法律研究法和制度研究法。

2.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3. 国际政治

【答案】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是:

①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这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问,同时,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

②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③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4. 民主集中制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指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行使一切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的体制和结构上,它首先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同时在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必要的分工和制约。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行民主集中制,目的是要保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 ②除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外,对国家的元首权、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也都有明确的划分;

③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和作出其他决定,均经过充分讨论,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 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政府及政府各部均实行首长负责制,集中行使权力;

④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

5. 政治协调

【答案】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力一式。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6. 立宪君主制

【答案】立宪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它通常存在于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妥协而告终的国家,立宪君主政体本身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

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也不一样,立宪君主政体可以分为_元君卞制和议会君主制。

①二元君主政体形式上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可是,实际上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二元君主制一般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当代的尼泊尔、摩洛哥、约旦等。

②议会君主政体的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君主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实际限制,一般只具有国家象征意义。议会君主政体的议员是选举产生的,并有特定任期,君主则是世袭终身任职的,因此,议会君主政体只是部分意义上的残缺的君主制。这种政体通常是那些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不够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形式,当代的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国仍然保留着这种政体。

7. 政治动机

【答案】政治动机是政治心理的若干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背后,是政治行为的内驱力。

政治动机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和政治目标两个方面有机构成。政治动机是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

8. 政教分离

【答案】政教分离是指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模式。它要求取消国教,所有的宗教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教会与国家政权相分离,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生活。但真正的政教分离只是法律上的概念,在资本主义国家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宗教的痕迹,在宗教中一也可以看到政治的影子。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治系统的功能。

【答案】政治系统指政治领域与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的网络,这一网络是由若干机构以及一个个行为模式所组成的,称为“政治系统”。运用系统思想,运用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政治生活、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视为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政治系统属于人类社会的次级系统,这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社群系统(各阶级、阶层、集团等)的需要,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各种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政治系统在政治过程中的功能分为三种:

(1)系统功能,指系统维持和适应功能,包括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和信息交流;

(2)过程功能,指政治要求与政治支持转化成权威性政策的过程,包括利益表达、利益聚集、政策制定或决策、政策实施等。其中政策制定或政策实施是政治过程的关键性阶段;

(3)政策功能,指政策的实际行为,包括政策输出和政策结果。政策无论成与败,都通过政治文化反馈到政治系统,对下一轮的政策过程产生影响。

10.当代两党制的新变化。

【答案】两党制是英美等国的政党体制。当代两党制出现以下新变化:

(1)政党的阶级基础趋向一致。美国的两党松散的结构,相互的交融是其政党制度一大特征。英国在工党崛起前,自由党、保守党都是有产阶级的代表,而在下人运动基础上建立的丁党虽有较广泛的劳动者支持,但仍然是体制内政党。“二战”后,各政党的成份逐渐向中产阶级发展,保守党和工党的社会基础不如成立之初那样经纬分明。

(2)两党政策与立法的趋同现象是又一显著特点。战后以来至70年代末,英国的两党执行的政策趋同现象异常明显。1945年,工党政府所执行的许多内外政策,如外交、防务、经济、移民、治安、教育和非殖民化等政策,为以后历届保守党政府的政策奠定了基础。“巴茨克尔主义”清楚表明了两党在经济政策上的一致性。趋同现象反映在立法上,政府更迭,执政党并不轻易否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