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目录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复试题库(二) 14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复试题库(三) 27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复试题库(四) 45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复试题库(五) 59

一、名词解释

1. 议会共和政体

【答案】议会共和制是指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议会共和制国家中,总统是“虚位”国家元首,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政府要向议会负政治责任,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西欧的共和制国家采用这种政体的较多,如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亚洲的印度、新加坡等也实行这种政体。

2. 马基雅维利

【答案】尼可罗·马基雅维利(公元1469-1527年),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代表作《君主论》。其主要观点有:

①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看法。他在《君主论》中指出,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因此,君主必须要像狮子一般凶猛、像狐狸一样的狡猾。他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从事政治的人,必须要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方式来保持和维护自己的权力。政治活动的这种特征,要求君主必须要不择手段,残酷、欺骗、背信弃义、不讲情面等。

②马基雅维利还提出了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的著名论断,而且从国家的目的出发,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马基雅维利主张为了实现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这一目的,可以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③马基雅维利就人性和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完全摆脱了伦理学对政治的限制,重新规定了政治活动的本质。他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3. 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4. 政治合法性

【答案】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其不仅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更主要的是来自根据有关价值体系所判定的,社会成员据以给予积极支持的社会认可和正当性。政治合法性主要是政治统治获得合法性的过程,通常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对

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对于政治统治行为的心理认同、忠诚与遵从以及政治统治在社会中获得正当性的资格和权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统治如何以及能否在社会范围内以价值观或建立在价值观念基础上的规范所认可的方式进行有效运行; 二是这种有效性的范围、基础和来源。

5. 政治

【答案】政治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十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 ②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否则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③它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a 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这个层次上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b 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这一个方面内容。

6. 国家主权

【答案】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是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权力。

①对内的最高权力,是指国家对于所辖范围内的一切事务的政治统治权;

②对外的独立权力,是指国家自行决定和处理一切内外事务的权力,这种独立权力,是由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决定的。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国家主权主要体现为国家的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7. 亨廷顿

【答案】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他最著名的观点是有关于政治体系制度化的四个指标。按照西方政治学家的看法,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趋向,必须确立一个衡量座标。亨廷顿则特别强调政治制度化的作用。亨廷顿指出一种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水平可用四个指标来衡量:

①适应性,即政治体系能否应付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从而得以存活和延续;

②复杂性,即政治组织是否在结构上高度分化,并在功能上实施隶属关系明确、职责权限清晰的专门化分工;

③自主性,即政治系统能否独立于其他社会力量或社会活动而运作,程序合理,决策果断,令行禁止;

④内聚性,即政治体系是否具备共同意识,在总体上做到团结协作、步调统一。按照亨廷顿的理论逻辑,用上述指标来衡量,西方政治制度无疑是最完备、最成熟的理想模式。

8. 政治革命

【答案】政治革命是指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社会历史

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力一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暴力革命和非暴力的和平过渡。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答案】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大体分为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政治学与经济学之所以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是因为:

(1)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导致政治学与经济学联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问题。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效益”问题,即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创造更大的利润和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政治学所关心的则是:“怎样实现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问题,也即如何在社会成员中合理地分配社会价值的问题。

因此,政治学与经济学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任何政治学理论,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经济学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剖析基础之上的,它与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揭示紧密相关。因此,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同时,我们还要密切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的最新变化,注意研究一些新的经济理论,从而有针对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政治学始终关注现实社会中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为建立一种体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作出贡献。

10.为什么说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答案】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原因如下:

利益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利益矛盾,而正是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和条件,人们才形成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就政治权力来说,共同利益是人们结成特定政治力量的内部基础,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实现自己的利益,凝结成一定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而政治权力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超过其他政治力量的政治力量。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外部条件,特定群体成员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首先必须处理好与其他不同群体之间的横向利益矛后,而政治权力则是处理这种矛后的必要凭藉。同样,特定社会群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处理和控制本群体内成员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即纵向利益矛盾,政治权力则是进行这种处理和控制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