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闽南师范大学109J4心理学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结合研究实例,谈谈对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原则的认识。

【答案】(1)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原则是指,心理与教育研究可能对研究对象,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要符合被试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试的健康发展。

(2)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设计过研究儿道德判断的实验。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的方法,研究儿童在面临一定的道德情境时,如何对行为责任进行判断。他本来的目的是去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会从哪个角度去看待故事里行为者的行为,并做出怎样的判断。同时,皮亚杰的实验不仅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并且实验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

而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则相反,不但忽视了伦理性原则,同时也没有注意对大学生的教育性原则。实验过程中对被试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并且在实验被迫停止后,很多回到正常生活中的学生花费了较长时间去平复实验带来的心理冲击。

所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教育性原则是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可以保护研究被试的身心健康,使实验变得积极有益。这是心理与教育研究者在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重要原则。

2. 举例阐述信号检测论在测量感受性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受部分。信号检测理论将被试的感受性和辨别力分离出来,是对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的重大突破。

信号检测理论是信息论的分支,应用了信息加工原理。因为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可以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可以对它进行分析,这个理论还可以加深人们对感受系统的理解。信号检测理论引入心理学,解决了传统心理研究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把被试的反应倾向和辨别力区分开来。同时实验表明,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得的痛阈提高了,并不意味着痛觉感受性的下降,而常常是由于改变了极痛标准而造成。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理论的数学基础。这个理论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把操作者的感觉敏感性和反应偏向分开,为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

异常症状既可以出现在病人也可以出现在正常人身上,医生最初的任务是做出“是”或“不是”的决断。一部分研究者则关注更具体的诊断问题。对痛阈的新的认识否认了传统认为痛阈的提高是由于痛感觉的减轻所致。事实上,被试的感觉辨别力始终没有多大改变,所改变的仅仅是他的痛阈报告的标准。

(2)工程心理学中的应用

在复杂的人机关系中,警戒操作是工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警戒是指操作者在相当长时间内,对环境中偶然出现的某种信号的觉察并做出反应的持续准备状态。对警戒衰退所做的信号检测论分析表明,应该把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两者结合起来,还应把感觉敏感性和反应偏向分开处理才能说明警戒下降的真正原因。

(3)认知研究中的应用(短时记忆,再认记忆的研究)

除了在感知觉方面的研究外,信号检测论还可应用于再认记忆研究中,在再认记忆中,被试所面临的操作实际上是检测当前的刺激(可能识记过,也可能未识记过,既可能是信号,也可能是噪音),将它同记忆痕迹进行“匹配”,作出“是”或“不是”的反应,这一操作可以看作是典型的信号检测论问题。

3. 研究评价的内容要点有哪些?各部分的重点何在?

【答案】评价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和重点:

(1)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或观点的合理性,指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或观点是否已获证实,是否已为大家公认;

(2)研究方法的恰当性和新颖性,指研究方法是否能够解决研究问题,方法上有无创新; (3)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指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是否真实可信,有无无关变量的影响;

(4)结果解释的恰当性,指研究结果的解释是否与统计结果、有关理论及他人研究相符合,解释是否准确

合理;

(5)结论的概括性,指研究结论的推广程度和普遍适用性恰当,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均较高;

(6)研究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指研究在学科发展上处于什么地位,是否能推动学科发展,其结果能否应用于教育实践。

4. 简述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是心理统计学中应用最广的分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区别 ①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形态因此不同。 ②标准正态分布平均数

(2)联系

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的特例,正态分布可以通过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具体方法是使用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数。

5.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趋势?

【答案】(1)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总特点

标准差为不同的正态分布可能有不同的值和值,正态分布曲线标准差和都是固定值;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固定。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总特点是: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背景的现场化、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学化和研究过程各方面的计算机化。

(2)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生态化特点

生态化的倾向强调在真实、自然的情景中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与教育规律,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生态效度,提高研究结果在真实生活、工作、教育实践中的可应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3)心理与教育研究的跨文化特点

跨文化研究源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个体心理行为表现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等问题,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跨文化研究的特殊价值。自六七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对方法问题进行了大量专门探讨,使跨文化研究方法日趋完善,研究科学性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方面的论著大量出版,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各种跨文化的研究机构和国际性、地区性学术组织相继成立,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及有关组织学术活动明显增多,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大大増强,在研究方向上出现了重视跨文化研究的应用性。

(4)心理与教育研究的计算机化特点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计算机被应用于对研究过程的各要素进行控制和监测,它被用来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用计算机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许多原来不可能进行的研究得以开展,扩展了心理与教育研究的范围。

6. 心理学实验中选择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要在实验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反应指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指标要具有有效性,即特异性或相关性,能够真实反映反应的情况,即反应的指标能够度量刺激所引起的真实反应。

(2)反应指标要具有客观性,即不同的研究观察者或不同次的观察只要是反应相同,其指标也应该是相同的。当然观察的随机误差是允许的。一些主观性较大的度量指标,规定好反应标准后,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客观性很好的度量指标。

(3)指标要能够数量化,或用数字,或用次数,或用一定的反应程度不同的语义,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之类,也可认为是具有数量化特征的指标。

(4)所选择的指标要能够精确地、真实地度量反应的变化,即指标本身要具有灵活性和分辨性,既要精确又要准确。在应用百分数表示正确或错误时应特别注意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天花板效应是指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时,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而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就说明实验中出现了地板效应。

二、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