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46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设消费者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集和U (亦即10和10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效用总量U ,01 )。求证:这两种组合集所描出的无差异曲线U 和U 在平面(i , j )上不相交。
。 【答案】这两种组合集所描出的无差异曲线U 和U 在平面(i , j )上相交。交点为E 点,如图所示。E 点对应的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分别为
10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由无差异曲线U 可得E , F 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由无差异曲线U 可得E , H 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因此,根据偏好可传递性的假定,必定有F 和H 这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但是,观察和比较图中F 和H 这两点的商品组合,可以发现H 组合中每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多于F 组合。因此,根据偏好的非饱和性假定,必定有H 点的效用水平大于F 点的效用水平。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小能相交
此时产生矛盾:该消费者在认为F 点和H 点无差异的同时,又认为H 点要优于F 点,这就违背了偏好的完全性假定。由此证明: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是错误的。所以,这两种组合集所描出的无差异曲线U 和U 在平面(i , j )上不相交。
01
二、计算题
2. 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 和Y , 假定无差异曲线在各点斜率的绝对值均为,x 、y 为两种商品的数量。
(1)说明何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均不取决于其他另一种商品的价格。
(2)每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等于1.
(3)每一种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均等于1.
(4)每一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的形状如何?
【答案】(1)根据题意可得,该消费者在效用最大化均衡点上有:
整理得:
代入预算约束等式,有:
解得:
代入预算约束等式,得。
由此可见,X 商品的需求教量与Y 商品的价格P y 无关,Y 商品的需求数量与X 商品的价格P x 无关。
(2)X 商品和Y 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
每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等于1。
(3)X 商品和Y 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分别为:
每一种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均等于1。
(4)由X 商品的需求函数
由y 商品的需求函数,可得,可得,即x 商品的恩格尔曲线的斜率为;,即Y 商品的恩格尔曲线的斜率为
。两商品的恩
格尔曲线的斜率均为正的常数。而且,当收入为零时,两商品的需求数量均为零。由此可见,X 和Y 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均为一条从原点出发且斜率为正的直线,即每一种商品均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斜率为正的线性恩格尔曲线。
3. 已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2P,写出相应的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在什么价格水平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
【答案】(1)由需求函数可得出反需求函数为:P=(100-Q )/2。
总收益函数为:TR=PQ=Q(100-Q )/2。
边际收益函数为:
(2)边际收益。 。
当E d =1时,MR=0。将MR=0代入边际收益函数,可得Q=50。
将Q=50代入反需求函数,可得P=25。
即当价格为25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
4. 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50-2P,供给函数为Q=-25+3P。
(1)求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2)如果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5元的销售税,则买者与卖者各自承担了多少税额?
【答案】(1)联立求解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即:
50-2P=-25+3P
可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P=15,Q=20。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和供给价格弹性公式,代入有关参数可得:
(2)消费者的税收转嫁因子为:2.25/(2.25+1.5)=0.6,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5元销售税,则消费者承担税额为5×0.6=3(元/每单位):生产者承担税额为5-3=2(元/每单位)。
5. 小麦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的。单个的小麦生产者都具有U 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并且,在产量为1000蒲式耳时,达到最低平均成本每蒲式耳3美元。
(1)如果对小麦的需求曲线为Q D =2600000-200000P,这里,Q D 是每年小麦的需求量,P 是每蒲式耳的价格。那么,在长期均衡时,小麦的价格会如何? 小麦的总需求量会如何? 会有多少个小麦生产者?
(2)假定需求向外移动到Q D =3200000-200000P,如果小麦生产者在短期不能调整其产出,那么,伴随新需求曲线的市场价格会是多少? 典型生产者的利润又会有多大?
(3)在(2)中所描述的需求曲线下,新的长期均衡会是怎样的? (也就是说,请计算在新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