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劳动界》
【答案】《劳动界》是中国第一批工人报刊之一,是由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15日创办的周刊。该刊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它用饯显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它还以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为榜样,鼓动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为改变受压迫地位斗争。它报道国际国内工人运动情况,尤其是国内各地工人成立工会、开展罢工斗争的消息,为工人读者传递自己阶级的信息,促进工人的觉醒。1921年1月,被军阀政府以“煽惑劳动,主张过激”的罪名查禁。它的出版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始和工人运动结合,是先进知识分子从事工人运动的良好开端。
2. 《中国丛报》
【答案】《中国丛报》是1832年5月创办于广州的一份英文报刊。它是第一批外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大的。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倡议,广州美商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提供资金,在美国传教十裨治文的主持下创办的。其办报宗旨是:向西方人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邦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情报”。其内容主要是有关中国政府动态、官员活动、政治制度、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军队状态、中外关系、法律条例、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报道,为西方全方位了解中国提供情报,出谋划策。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该刊迁至澳门,后又迁到香港,后再迁返广州,1851年12月在广州停刊,出版时间近20年。
3. 《大公报》
【答案】创刊于1902年6月17日。创办人英敛之。创办的目的在于冲破封建顽固势力禁锢,运用西方学术观点,对读者进行思想启蒙。以“敢言”著称。它敢于揭露封建顽固派的弊政,赢得不少读者,销量可观。《大公报》到1949年1月停刊,历时47年,是我国历史悠久且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份时事政治性日报。
4.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答案】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其前身是1937年由范长江、夏衍等人在上海发起筹办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该协会还没有来得及开展活动,就被迫离沪迁往武汉,在武汉成立分会,1938年3月15日,该协会在汉口开会,决定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邵力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