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853西方现代哲学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853西方现代哲学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853西方现代哲学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二) ... 9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853西方现代哲学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三) . 16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853西方现代哲学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四) . 23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853西方现代哲学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五) . 31

一、名词解释

1. 我思故我在

【答案】“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著名思想,是笛卡尔哲学认识论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其意为: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笛卡尔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然而他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怀疑。该理论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

2. 黑格尔的具体共相

【答案】黑格尔的具体共相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形式,是包含特殊的普遍,是自我具体化的,而不是事物的共同特征总和。共相是与殊相统一的,而不是在殊相之上,共相内在于殊相之中,作为实体的本质规定。黑格尔认为,共相是多样性的统一,具体性体现在其内部的联系和转化。在逻辑学领域,每一个范畴包含着它的对立面并逐渐发展为对立的范畴。相互对立的范畴一起发展综合为第三个范畴。绝对概念是这种发展的最高点,是最大的具体共相。

3. 智者

【答案】“智者”是指有智慧的人,源于希腊语的“智慧”。公元前s 世纪后期,“智者”专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智者是教给青年某些知识的人,从而获取酬劳,他们教授的内容主要是论辩术和修辞术,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对青年是有用的,但这些学问只是“术”,还称不上“学”。智者着重培养学生演说和辩论的技艺,不传授知识学理,其教学目标是在政治和诉讼中获胜,不是寻求真理,更不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

4. 卢梭的公意

【答案】卢梭的公意是集强制和自由的权力为一体的,由全体社会的共同利益指引的,社会契约所产生的结果。公意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它是一个抽象概念,而不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 ②它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包含着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自由和服从的辩证统一的概念。公意与众意不同,众意是指社会成员私人和个人意志的总和。由于私人意志与其他私人意志相冲突,因而市民社会需要由共同利益指引的公意。

二、简答题

5. 简述康德的感性直观。

【答案】(1)定义

感性是指人的认识的“接受性”,即一种被动接受的认识能力(即直观能力),这是我们最起码的认识能力。感性不是完全消极的能力,感性产生表象有两个条件:

①受到外部对象的刺激;

②对所刺激对象做出适当的反应。

他认为感性直观就是感性接受的表象,直观形式就是感性对自在之物的刺激做出的反应。并认为感性的作用是能提供一种认识形式,把感觉材料整理成可被认识的经验。这种感性直观是知觉判断的材料,感性用来综合感觉材料的能动性便是直观形式。

(2)质料与形式

康德认为感性由两种成分构成:

①形式

用来接受的先天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形式。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即感知一切外部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 时间是内感官的形式,即感知一切内部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

②质料

通过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后天获得的直观的质料,包括知觉、印象、感觉等杂多材料。它们是后天的,在外部事物的刺激下才能产生。

(3)感性纯直观

康德认为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自身是一种感性纯直观,包括空间和时间两种。空间是外感觉的纯形式,时间是内感觉的纯形式。“先验感性论”是康德用来回答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的。

6. 简述奥古斯丁的时间学说。

【答案】奥古斯丁的时间学说是指他认为把握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时间的本性,流逝的时间只能被知觉的运动来度匡刽鉴巨。

奥古斯丁认为

(1)被心灵所知觉的时间就是持续的知觉,知觉虽由外物引起,但知觉的持续却不会取决于外物。外物消失之后,关于它的知觉仍然可以持续。奥古斯丁把知觉的持续称为“现在”,“现在”是时间的全部。

(2)仟何时间都可以被度量,没有人能度量不存在的东西。

(3)过去和将来都可以被归结成现在。有三种时间:关于过去事物的现在、关于现在事物的现在和关于将来事物的现在。它们按照知觉内容可做出以下三种区分:对过去事物的记忆、对当下事物的直观和对将来事物的期待。

(4)上帝并不是时间中的存在,他是永恒的。“现在”是上帝心灵的瞬间创造,上帝心灵中的“现在”理念是一切时间的原型,而人所知觉到的流逝的时间其实是对时间原型的摹仿。所以

上帝能在瞬间创造出连绵不断的时间。

7. 简述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的思想。

【答案】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的思想是指,奥古斯汀否认世俗哲学家将人类智慧当作幸福的观点,而认为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因为他认为基督教不仅同其他哲学一样以幸福为目标,还定义了真正的幸福,且提供给人们一条达到幸福的唯一正确途径。

(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不同于现实的哲学。

①在奥古斯丁的时代,人们普遍都认为,哲学是用来解答如何取得幸福生活这一问题的。在奥古斯丁看来,幸福是上帝赐予的福分,只有被上帝拯救过的人才能得到幸福,只有认识并践履上帝智慧的人才能被拯教,只有《圣经》的作者才是真正的哲学家,也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

②奥古斯汀认为基督教同一般人所谓的哲学的区别是“真正的哲学”与“现世的哲学”的区别。奥古斯丁否定了世俗哲学家把人类智慧当作幸福的观点。他认为哲学家的智慧只会产生各种意见纷争,从而远离幸福的状态,是“现世的哲学”。

(2)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现世的哲学。

奥古斯丁并未完全否定现世哲学的价值,认为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现世的哲学。

①真理不是哲学家本人的发明,而是上帝恩赐予人类的财富,但是却被“邪恶不正当地奉献给恶魔”,基督徒“应该取回它们,用于传授福音”,基督徒可以合法地使用异教徒的精神财富。

②现世哲学要经过改造之后才能被利用,而非溺于现世哲学著作。因而,奥古斯丁可以站在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对古代的文化遗产进行批判地利用和吸收,以建构他的基督教哲学。

8. 简述谢林的天启哲学。

【答案】(1)否定哲学与肯定哲学

①谢林认为,没有上帝就没有宗教,也不可能有任何历史。否定哲学的结局就是:我们只有可能的但不是现实的宗教。

②“完全限于理性范围”的宗教,只有过渡到肯定哲学,我们才能进入宗教领域。所以,谢林要建立关于宗教的肯定哲学。肯定哲学不再以理性或理智直观来把握绝对,而是通过信仰靠近上帝。

(2)上帝

①关于上帝的观点

a. 批判“上帝的唯我主义”

谢林批判把上帝看成是没有意识和意志、没有人格的上帝、上帝是不可言说的神秘本原或本质,并称这种意义上的上帝为“上帝的唯我主义”。

b. 谢林的观点

第一,他认为上帝的存在是现实的、活动着的、自我展开的、自身显露的;

第二,他认为上帝的存在是有理性的,特别是有爱意的、有人格的上帝,即基督教信仰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