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杭州师范大学1204公共管理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

A. 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 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 设立学部

D. 创设京师大学堂

【答案】C

【解析】1905年12月,清廷批准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包括:

①“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其中,壬寅学制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法定学制,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实施的学制。

②废科举,兴学堂,小学主要是利用原来的书院,义学和私塾改建等等。

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1906③建立教育行政体制,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年在各省建立提学史司,在府州县建立劝学所专管各地方教育事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五条的核心是④制定教育宗旨,1906年,学部颁布了“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

“忠君’。

壬子癸丑学制是在民国成立初期建立的; 男女同校制度是在民国成立初期建立的壬子癸丑学制中确立的; 京师大学堂是在百日维新运动中创设的。因此,答案选C 。

2. 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活动,到某小学开展了分时段分项目课堂教学的系统观察。这体现了文献检索的( )。

A. 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B. 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C. 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D 非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C

3. 下列教育形态不属于古罗马共和国后期的教育形式的是( )。

A. 罗马小学

B. 中等学校

C. 专业学校

D. 大学教育

【答案】D

【解析】古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以及希腊文化教育的影响,罗马的文化教育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并确立了相对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①罗马小学,主要任务是拉丁文字的学习,课程包括读书、写字和算术; ②中等学校,又称文法学校; ③专业学校,又称修辞学校,是罗马仿照希腊的模式而建立的,其目的在于培养专门的雄辩人才,它最初都是私立的,后来才出现了政府出资创办的公立学校,修辞学佼的课程主要为修辞学和论辩术。

4. 关于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 人道主义

B. 古典主义

C. 世俗性

D. 解放性

【答案】D

【解析】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教育上的具体表现:①人本主义。注重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 ②古典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 ③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 ④宗教性。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⑤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不包括解放性。

5. 与“新教育运动”相比,不属于进步主义教育特征的是( )

A. 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

B. 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

C. 更重视学校民主化

D. 更关注幼儿

【答案】D

【解析】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所以相对欧洲的“新教育运动”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而“更关注幼儿”则是“新教育运动”的特色,这从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可见一斑。

6. 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

A. 制度教育学

B.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 批判教育学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理论流派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制度教育学重视制度的教育价值;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主张以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课程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批判教育学关注和探询“谁

,控制学校”、“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7. “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 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子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答案】B

【解析】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其中,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其主要观点包括:①教育活动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 ②教育活动不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十动物世界中; ③教育起源于动物将天赋的本能传给后代的现象,人类社会的教育只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题中所述的就是沛西·能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主要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8. 被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

A. 康德

B. 赫尔巴特

C. 费希特

D. 第斯多惠

【答案】D

【解析】第斯多惠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着人的发展:天性或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他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为“德国师范教

,育之父”他竭力提倡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并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①自我教育; ②有崇高的责任感:③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