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撰写学术论文时, 把论点分为若干层次,论证时逐步展开,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

A. 平列分论式

B. 平列层递式

C. 层递推论式

D. 层递平列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学术论文本论部分结构安排的理解与把握情况。学术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一般有平列分论式,层递推论式和平列层递结合式等类型。平列分论式,即围绕课题的中心论点设立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是垂直关系,分别论证中心论点,而各个分论点之间则呈平列关系; 层递推论式,即把论点分为若干个层次,论证时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直到最后得出结论,文章中各层次之间呈递进关系; 平列层递结合式则是综合上述两种形式的特点来论证。

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

A. 实施贵族式精英教育

B. 重视古典人文学科

C. 实施世俗性的义务教育

D. 重视教育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特点的掌握程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人文主义教育还是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都非常重视古典人文学科的教育,古典科目及以拉丁文与希腊文为核心的古典语言是课程的基础和主体。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 “骑士七技”包括( )。

A.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B.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辩证法

C.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文法、修辞、辩证法

D.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打猎、弈棋、吟诗

【答案】A

【解析】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①从出生到7, 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 ②7, 8岁以后,

,即骑马、游泳、进入礼文教育阶段,即启从; ③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

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4. 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

A. 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 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 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周时期贵族家庭儿童教育的特点的了解程度。《礼记·内则》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男荤革,女辈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可见,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如取食物用右手等,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如尊敬长辈的礼节,以及确立初级的数、方位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5. 王守仁的修养方法强调“事上磨炼”,其所谓“事”是指( )。

A. 家事

B. 农事

C. 人事

D. 心事

【答案】C

,或者使【解析】王守仁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静坐澄心,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搞之病”

,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才遇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因此,他

,,亦“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提出“事上磨练”。他这里说的“在事上磨炼’

,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认功”。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为在口头上谈“致良知”是无意义的,“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他主张道德修养要紧密同日

,才能落实“知行合一”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

6. 不属于费希特的教学原则的是( )。

A. 遵循自然原则

B. 遵循文化原则

C. 直观性

D. 量力性

【答案】D

【解析】费希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德国国民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的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等。提出遵循自然原则、遵循文化原则和直观性等教学原则。

7. 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 ) 。

A. 人才培养功能

B. 科学研究功能

C. 社会服务功能

D. 文化传播功能

【答案】B

【解析】德国教育家洪堡曾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

,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起对欧美其他国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

家大学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8. 近代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确立的标志是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设立的( )

A. 帝国大学

B. 教育部

C. 大学区

D. 索邦人学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近代法国中央集权式管理体制确立的过程的掌握程度。拿破仑

1808为了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在全国统一贯彻帝国教育法令,建立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由拿破仑直年,建立帝国大学,使之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领导机构。大学首脑称作“大学总监”

接委派。同时,将全国划分为29个大学区。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督学以及学区大、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免。在中央集权下,法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未经帝国大学总监允许,不得开办。这道题的关键词是中央集权式管理,和确立标志。大学区只是中央式管理体制确立后所设立的一部分。

9. 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A. 同化

B. 顺应

C. 图式

D. 平衡

【考点】知识建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