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北大学文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

  摘要

一、辨析题

1. 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

【答案】这种表述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用事实说话的含义

①“用事实说话”,是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

②“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

③“用事实说话”,寓情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因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的收受者,且具有说服力。

(2)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实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事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事实,新闻就不能存在。

②事实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最初“缘起”,是新闻写作与报道的基本对象、客观动因,没有事实,新闻就不会发生。

③新闻传播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事实,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都以事实为基础。在新闻传播中,事实决定观点,观点源于事实,观点要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

二、简答题

2. 研究方法分为哪些? 各自的优缺点?

【答案】总体来讲,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常常习惯性分为定性和定量研究两种,但事实上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发现这种分法过于简单和粗略,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研究方法是有交叉的。目前比较公认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四个维度。

(1)调查研究法

①调查研究法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种社会现象,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分为全面普查和抽样调查。

②调查研究法的步骤

a. 确定调查的总体范围与样本个数。

b. 制定抽样方案。

c. 实地访问,包括:第一,结构性访问,即设计调查问卷; 第二,主题性访问,即按事先设计好的大纲进行现场访问。

d.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③调查研究法的优缺点

a. 优点:本方法基本不受人为控制因素影响,较客观、全面准确。b. 缺点:对实际对象的相关性概括不佳。

(2)内容分析法

①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一般分两个层次,说什么(传播内容)与怎么说(传播形式)。其特点包括:客观性; 系统性; 定量性; 显性内容。

②内容分析法的步骤

a. 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范围。

b. 制定分类表,确定分析单元,严格界定分类标准。

c. 将讯息内容按分类表的分类方式编码归类,计算各种类别所占比例,各种分析单元所占频数。

d. 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③内容分析法的优缺点

a. 优点:本方法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息来源特征,分析文本,说明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模式。

b. 缺点:分析对象有时并不能代表总体情况,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分类表的科学性。

(3)控制实验法

①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人为地设计一个特定的、非自然状态的环境,在研究者控制下进行测验的方法。

②控制实验法的步骤

包括:a. 提出实验课题; b. 选定实验对象; c. 制作信息测试材料; d. 测试实验; e. 提出实验报告。 ③控制实验法的优缺点

a. 优点:本力一法优势在于可控制,本身逻辑性强。

b. 缺点:人为因素强,结论必有误差。

(4)个案研究法

①个案研究法源自心理学,用于检验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传播学中应用不是很多。怀特首次用本方法对“把关人”进行实际研究。个案研究一般没有事先的研究假设,结果都从案例研究中得出,也不证实假设,其价值在于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许多材料与见解,供其他研究作基础使用,由后续研究得出一般结论。个案研究法就是检测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的研究方法。

②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多用于检查某个传播者(如新闻编辑部、报社、特稿社、电台、广告公司等)多方面的特性,或者了解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某一特定案例在一个时期内的全面情况。

③个案研究法的优缺点

a. 优点:深入了解某些特性达到实验要求。

b. 缺点:个体因素影响较大,不具有总体性。

3. 简述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答案】(1)德弗勒互动模式的基本内容

德福勒模式是在香农一韦弗的数学模式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传播过程模式,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的互动特点。同时,这个模式还扩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德福勒模式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2)德弗勒互动模式的不足

该模式没有超越从过程本身来说明传播过程的范畴。事物的运动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因素,还要受制于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提到的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4. 内容分析法的过程和意义?

【答案】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 )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作为一种实证方法,内容分析与具有一定客观性的调查程序联系在一起。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在1952年曾为内容分析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他认为内容分析有四个特点,即分析对象是“明示的内容”、程序上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定量性。

(1)过程。①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范围; ②制定分类表,确定分析单元,严格界定分类标准; ③将讯息内容按分类表的分类方式编码归类,计算各种类别所占比例、各种分析单元所占频数; ④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2)意义。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源特征以及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模式。但其分析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状况,防止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分类表的科学性。

5. 传播学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传播学诞生于美国?

【答案】(1)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由许多因素促成。

①从传播媒介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这个时期的西方国家,大众报刊和电影高度普及,作为新的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发展迅速。媒介的增加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

②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看,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信息心理战在战争进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报刊宣传在动员和组织民众方面起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