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8应用音乐综合理论B[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艺术”一词出现于1320年,由法国作曲家、教士( )提出。

A. 维特里

B. 莱奥南

C. 弗朗科

D. 马肖

E. 兰迪尼

【答案】A

【解析】菲利普·德·维特里,法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哲学家和诗人。1320年起为政治和宗教活动家,14世纪50年代初起担任莫城(Meaux )的主教。他是新艺术时期音乐、诗歌艺术的

,从此“新艺术”被历史学家用作14世纪音奠基人和思想家之一。约1320年著有论文《新艺术》

乐的代称。

2. 古希腊的拨弦乐器以( )为代表。

A. 里尔

B. 阿夫洛斯

C. 基萨拉

D. 绪任克斯

【答案】A

【解析】里尔琴为琴身用龟壳或木头制成,两端有角(或木制琴臂)以横木相连,弦线数3~12根不等的古希腊拨弦乐器,故A 项正确。B 项,阿夫洛斯是古希腊最原始的乐器之一,是现代管乐的始祖。C 项中,基萨拉琴属于里拉族乐器,代表性没有里尔琴强。D 项,绪任克斯是排箫在希腊的别称。

3. 《安魂曲》是( )的作品。

A. 贝多芬

B. 莫扎特

C. 海顿

D. 舒伯特

【答案】B

4. 音乐属于_____。

A. 造型艺术

B. 时间艺术

C. 综合艺术

D. 空间艺术

【答案】B

5. 在贝多芬的中期作品中,( )弦乐四重奏的完成标志着作曲的弦乐四重奏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A. 暴风雨

B. 庄严

C. 大赋格

D. 拉祖莫夫斯基

E. 华德斯坦

F. 竖琴

【答案】D

【解析】1806年贝多芬创作了一组带有明显“英雄”色彩(长度与规模的扩展,曲式与结构

,并从此彻底摆脱的创新,以及内心情感的吐露与爆发)的三首弦乐四重奏一一《拉祖莫夫斯基》

传统的束缚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时期。

6. 中世纪德国的游吟诗人被称为( )。

A. 吟游诗人

B. 流浪艺人

C. 云游艺人

D. 恋诗歌手

【答案】D

【解析】12~13世纪所作均可演唱并以主要以骑十爱情为主题诗歌的德国贵族阶级的诗人音乐家被称为恋诗歌手

7. 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文学作品( )开始的。

A. 《荷马史诗》

B. 《伊索寓言》

C.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 《美狄亚》

【答案】A

A 项,【解析】《荷马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的统称。《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

8. 古希腊悲剧是在演唱( )。

A. 酒神颂歌

B. 太阳神颂歌

C. 荷马史诗

D. 抒情诗

【答案】A

,【解析】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的合唱队基础上,引入演员与之对话而逐渐形成的。“酒神颂”

悲叹古希腊悲剧。酒神狄俄倪索斯在尘世遭受的痛苦并赞美他的再

二、名词解释

9. 《沃采克》

【答案】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创作的三幕歌剧,为自由无调性音乐作品,剧情描述:下级士兵沃采克为养活同居女友玛丽与孩子,不得不供军医做人体医学试验,饱受凌辱,当他得知玛丽与军乐队长私通,杀死了玛丽后自沉河底。作曲家用夸张的“诵唱”方式来表现战争对人性造成的扭曲,作品技艺精湛,蕴意深刻,在20世纪影响巨大。

10.比良西科

【答案】比良西科(villanciso )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世俗歌曲体裁,产生于16世纪。代表人物:莫拉莱斯(Cristobal de Morales , 1500~1553)它在内容上,既涉及世俗内容,又涉及宗教内容:在织体风格上,以三或四个声部为主,与意大利的弗罗托拉类似,主旋律在高声部,其他声部以乐器伴奏形式出现,具有纯朴的民歌风格; 这类歌曲的价值不体现在歌唱声部,而在于它的伴奏部分。它的伴奏常常是一连串固定的和弦进行,这种形式后来演变成帕萨梅佐等器乐体裁形式中的低音主题。

11.坎佐纳

【答案】坎佐纳(canzona )在16世纪20年代产生,稍晚于利切卡尔。受法国尚松的影响,16世纪70年代重奏形式的坎佐纳逐渐形成。在发展中坎佐纳形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保持尚松风格的四声部类型; 第二类是带有利切卡尔特点的类型; 第三类是在结构上更为自由,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运用重复和再现原则的类型。

12.D. 斯卡拉第

【答案】古典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和古钢琴家,A. 斯卡拉第之子。当时最重要的羽管键琴作曲家,作有单乐章的钢琴奏鸣曲近600首,大多用二段式结构,主题风格多样,织体处理灵活。独创炫技性演奏手法如大幅度跳跃、双手交叉、快速平行三六度、刮奏、长颤音等。他的创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