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18世纪末,在英国倡导“星期日学校”的教育家是( )。

A. 洛克

B. 罗伯特·欧文

C. 罗伯特·雷克斯

D. 凯沙图华兹

【答案】C

【解析】“星期日学校”是为贫民开办的初等教育机构,又称主日学校。兴起于18世纪末,盛行于19世纪上半期。第一所星期日学校于1780年由英国出版商R. 雷克斯创办于格洛斯特工业区。主要教授圣经、拼音、识字。

2. 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 )。

A. 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 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 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D. 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

【答案】A

【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3. 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

A. 习得效应

B. 情绪唤起效应

C. 抑制效应

D. 反应促进效应

【答案】C

【解析】观察学习理论表明,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后果而习得新的行为。这种间接习得的行为既可能促进原有行为发生的概率,也有可能抑制原有行为的发生。观察学习有三种行为效应:抑制效应、扩散效应和促进效应。其中,抑制效应是指当学习者观察到某榜样因某一行为而得到了令人厌恶的后果,此时效仿的体验会增强对这一行为的抑制,那么抑制效应也就

发生了。

4. 某校将全体学生分成两批,一批上午在教室里上课,另一批上午在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工厂、商店等场所进行有组织的活动,下午对调。这种做法属于( )。

A 二部制

B. 工读制

C. 复式教学

D. 合作教学

【答案】A

,是为了节【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把握和理解。二部制也叫做“葛雷制”

省教学资源,主要是说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上午上课,另一部分学生则在体育馆等等地方活动,下午的时候再互相调换地点,这样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复式教学主要是说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年级放在一起,老师给一个年级讲完,再给另外的年级讲课。工读制,主要是说把做工和学习结合起来。合作教学主要是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有人际合作和互动。

5. 终身教育思想是由( )提出来的。

A. 布鲁纳

B. 保尔·朗格郎

C. 马里坦

D. 马斯洛

【答案】B

【解析】196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上,主持会议的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郎首次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总结报告。这次会议被认为是“终身教育”走向世界的开始。布鲁纳是结构主义教育家,马里坦是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家,马斯洛是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6. 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

A. 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

B. 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C. 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

D.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

【答案】B

【解析】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因此,答案选B 。

7. 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办学效率,在教学中采用“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 )。

A. 昆西制度

B. 葛雷制

C. 道尔顿制

D. 文纳特卡制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尤其是进步教育实验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美国教育家沃特于1907年被印第安纳州葛雷市教育委员会聘为公立学校的督学,推行一种以“葛

,亦称“双校制”雷制”著称的教学制度。“葛雷制”、“二部制”或“分团学制”。为了减少学校经

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以提高办学效率,沃特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则在体育场、图书馆、工厂、商店以及其他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解决了葛雷地区学校少、供不应求的矛盾,管理方式经济而有较高的效率。沃特的葛雷制曾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最卓越的例子。文纳特卡制是为了弥补道尔顿制的不足,实行的是小组教学和单独教学的结合。道尔顿制的关键词是,实验室,表格和公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8. 夸美纽斯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是( )。

A. 《母育学校》

B. 《父母必读》

C. 《人的教育》

D. 《泛智先声》

【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于1633年正式出版了《母育学校》一书,这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他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幼儿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

9. “新大学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9世纪50年代开始

B. 私立,男女学生均可进入

C. 学生多为工商业子弟

D. 重视科学、数学和商业

【答案】A

【解析】进入19世纪以后,产业革命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勃兴,功利主义成为重要原则,普遍要求大学能研究、教授新课程。加上古典大学对非国教派教师的排斥,形成建立新大学的思潮,当时许多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非国教派人士、重视科学发展的世俗学者、以及一些工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