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19汉语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古代汉字的发展,是在表语素义的象形字、_____字、_____字的基础上发展出只表示音的假借字,之后大量运用______手段造字。
【答案】指事、会意:转注
【解析】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字形也要表音,但是它们的字形是先记录字义,然后通过形义一起去表汉语中的字词或语素音。
2. 汉语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_____复句两大类型。
【答案】偏正
【解析】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偏正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偏句。正句即主句,是句子的正意所在; 偏句是从句,意义从属于正句。
3. 普通话有_____个辅音可以充当韵尾。
【答案】2
【解析】有的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韵头只有音韵母发音的起点。韵腹是韵
,母的主干,开口大,声音最清晰响亮,i.u. ü三个,出现在韵腹前面,只表示复元是“主要元音”
一般由a , o , e , ê充当,i.u , ü、-i , er 也可以作韵腹。韵尾只限于高元音i , u 和鼻辅音n , ng ,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音值含混而不太固定。
4. “蛐蛐唱着曲儿”中有_____个音节,_____个语素,_____个词。
【答案】5; 5; 4
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______》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也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于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8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它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6. 语言功能区主要存在于人触大脑的_____半球。
【答案】左
【解析】人类的左右大脑各有分工,左半球控制者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
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大脑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7. “凹”字一共有_____笔,书写时,按笔顺第一笔应是_____。
【答案】五; 竖
【解析】“凹”的笔顺是横、横折折、竖、横折、横,所以“凹”共有五笔,第一笔是横。
8. 多义词是含有多个_____的词。
【答案】义项
【解析】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称为单义词; 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称为多义词。
9. 语言,就其结构而言,它以为物质外壳,以为,以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其
【答案】语音; 词汇; 语法; 符号系统; 人际互动
【解析】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而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
10.会发翘舌音但发不好平舌音的人建议他们发音时把舌尖对准______,反之,会发平舌音但发不好翘舌音的人建议他们把舌尖对准______。
【答案】上齿背; 硬鳄前部
【解析】关于声母z , c , s 和zh , ch , sh 的发音辨析,不会发zh , ch , sh 的人,还要找出两套声母发音的差别来注意练小发舌尖后音时,舌尖要翘起来,对准(抵住或接近)硬愕前部; 而发舌尖前音时,舌尖不翘,对准(抵住或接近)上齿背。
二、单项选择题
11.下面都是短语的一组是:( )
A. 敬畏、敬礼、敬酒
B. 鸡蛋、鸭蛋、鹅蛋
C. 吃饭、喝茶、理发
D. 说话、看书、乘车
【答案】D
【解析】A 项中的“敬畏”是词语; B 项中的“鸭蛋”是词语:C 项中的“理发”是离合词。
12.下列关于洋径浜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洋径浜语是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想相互交谈或做生意的人中形成的一种交际系统。
B. 洋径浜语不是属于任何人的母语,但又是成千上万人交际的主要工具。
C. 洋径浜语是从一种语言中分离出来的。
D. 洋径浜语往往词汇有限,语法结构简单,功能范围狭窄。
【答案】C
【解析】“洋径浜”是出现在世界许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不是中国所特有。“洋径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变了形的语言,不属于交际双方中任何一个的母语。“洋径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洋径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13.停顿和标点之间的关系是:( )
A. 是完全一致的,有标点的地方要停顿,没有标点的地方不要停顿。
B. 停顿有时和标点不完全一致,没有标点的地方也不一定不停顿。
C. 完全不一致,由感情而定,跟标点没关系。
【答案】B
【解析】停顿主要分为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语法停顿基本上与标点一致,逻辑停顿为了表示强调,在没有标点的地方停顿。
14.“他昨天去过北京路”中的“过”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属于( )。
A. 时范畴
B. 人称范畴
C. 情态范畴
D. 体范畴
【答案】D
【解析】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汉语动词加“过”的现象,有人认为表示经历体。
15.出现在韵尾[-i]或[-n]之前的/a/是:( )。
A.[a]
B.[A]
C.[o]
D.[ε]
【答案】A
B 项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 C 项出项在韵尾[-u]或【解析】
[-n]之前。
之前; D 项出现在韵头[i-]和韵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